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大家各类外出活动也开始增多。但新的烦恼也随之而来,就是市民感觉秋天里的蚊子又开始“反攻”了。特别是那种身上有白色花纹的黑蚊子,不仅叮人凶猛,而且叮咬后又痒又肿,被大家俗称为“毒蚊子”“黑蚊子”。为什么入秋的蚊虫叮人会更狠呢?市民俗称的“黑蚊子”,学名叫做白纹伊蚊,最早源于东南亚,后来侵入我国,现已成为我国常见蚊种。白纹伊蚊既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蚊子,也是一种重要的病毒媒介。可以传播很多病原体,包括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以及罗斯河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等,危害较大。实际上,每年滨州的初秋、中秋都是蚊虫活跃时期。温度很高时,蚊虫叮咬活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入秋后适宜的温度使得蚊虫叮咬活动又活跃起来。另一方面,秋后也是蚊子一年中最后的繁衍高峰,它们需要更多的吸血来满足产卵、繁殖后代的营养需要。因此,立秋后的蚊虫叮人更狠、吸血次数也更多。所以,民间也就有了“八月八,蚊子嘴开花”“秋后蚊子猛于虎”等形容这种秋后蚊虫叮咬增加现象的说法。我市人居环境蚊幼虫孳生地主要是哪里?根据走访情况,目前,滨州市人居环境蚊幼虫孳生地主要有:公共区域的废弃垃圾物积水建筑工地、公园坑洼积水雨水井和污水井积水水塘或河道水体居民区、农村住宅内的盆、罐、桶、泡沫盒、缸、水生植物等各类小型容器积水成蚊密度较高的区域为周边存在蚊幼孳生地的草坪、灌木丛、绿化带及小树林等。蚊子的生长周期循环面对蚊虫秋后“反扑”滨州市爱卫办教你科学防蚊灭蚊做好蚊虫孳生地清除工作搞好室内外卫生,清除各种废旧杂物,减少蚊虫栖息场所。家庭种养水生植物的水体要坚持每周换水1次。注意环境清洁卫生,不乱扔垃圾、不乱泼脏水。房前屋后不常用的盆盆罐罐应清除或倒置存放,防止积水,严密覆盖在用水源。积极主动参与防蚊灭蚊行动,配合开展环境、水面、小区等大清扫、整治、集中消杀,铲除滋生地。做好家庭防蚊灭蚊工作首先,要完善防蚊设施,检查修缮自家的纱窗、纱门。其次,尽量使用物理防治,如使用蚊帐、灭蚊灯、电蚊蝇拍等物理方式予以杀灭。最后,在了解正确使用方法后,也可以使用液体蚊香、气雾罐等杀灭成蚊。外出要做好防蚊准备户外活动尽量穿浅色衣物,长衣长裤。可以抹一些驱蚊剂或使用含有效驱蚊成分的驱蚊花露水。被蚊虫叮咬后如何快速止痒?一般人被蚊子叮咬后,都会出现红肿、痒、痛等症状,这时可用碱性物质进行缓解,比如将氨水或肥皂水在红肿处涂抹,这样能在数分钟内止痒。低温止痒。我们可以将冰箱里的冰镇饮料置于虫咬处,低温可使皮肤中扩张的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止痒的效果。炉甘石洗剂是最常用的止痒药物,它是一种由水和不溶于水的粉剂组成的振荡剂,具有消炎、收敛和止痒的作用。但需要注意,已经抓破的皮肤上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