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由于我的父亲很忙,
这期由我来说说作为一个新农民,
我发现的一个问题,
去年我刚种地,
地里红蜘蛛起来了,
打药的时候,
我们连队的老师傅看我要打阿维菌素,
他说,
阿维菌素不能杀红蜘蛛,
是杀棉铃虫的药。
当时我没有反驳,
我记得,
阿维菌素应该是广谱杀虫杀螨剂。
回家后我查了很多资料,
我的记忆没错,
阿维菌素对棉田四大害都有用,
包括蓟马、蚜虫、红蜘蛛、棉铃虫。
我又想到,
一个打药30年的老师傅,
都不知道阿维菌素是广谱杀虫杀螨剂。
可能有许多人还不清楚这个药。
我觉得我有必要给大家说说这个药。
阿维菌素我们中国已经用了20多年了,
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上都有使用。
经济实惠,通杀,
但是,
通杀就说明,
没有专精,
用了20年,
许多害虫害螨都有抗性。
我们在用的时候,
很少单独使用。
一般都要配合专杀药物,
或者直接购买复配农药,
比如:
阿维·乙螨唑、阿维·啶虫脒、阿维虫螨腈、阿维·哒螨灵、阿维·氯氰菊酯等等。
除了用的年限太久,
还有缺陷,
1.不杀卵!
2.作用机制是神经抑制,
触杀、胃毒,
害虫中毒以后不吃不喝,
一般2~4天才能杀死害虫,效果慢!
棉蚜虫在北方一年10~20代,
在高峰时期,
10天就可以完成一代,
一个卵4~5天就孵化,
一出生就可以自我怀孕,
孤雌繁殖,
仅依靠阿维菌素,
很难防治以数量取胜的害虫害螨。
所以,
大家在选择配合的农药的时候,
一定要选一个能杀卵的、较为速效的配合阿维菌素。
还有,
就是不要选择菊脂类农药,
有多篇研究文献指出,
菊脂类、拟菊脂类农药害虫抗性特别高,
效果不好,
还杀天敌。
大家打药的时候,建议浓度一定要够,
要不白忙活,
就像我们说的,
除了红蜘蛛,
都可以平喷+45°角。
保证浓度的同时,
省时省力,
还省钱!
阿维菌素与诺贝尔奖
“人类和其他大型动物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居住者,许多其他生物同我们共存,包括一些对人类有害甚至致命的生物。许多寄生虫能导致疾病发生,防治寄生虫类疾病是人类健康领域的头等大事之一。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半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另外一半授予爱尔兰物药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药物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的贡献是发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的贡献是发现了对抗线虫类寄生虫的新药。 大村智通过在日本各地收集土壤样本,分离出了一类名为链霉菌的细菌,这一菌群能够产生很多活性化合物。他用独特的方式大批培养菌株并保持其特征,然后从土壤中成功分离出新菌株并成功移植到实验室中,再选出其中最具活性的50株作为新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来源,这些菌株中的一个,后来被证明是阿维菌素的来源。 威廉?坎贝尔从大村智手中收购了大批链霉菌菌株以探求其功效,并证明其中一个菌株对牲畜寄生虫非常有效。这种活性物质提纯后被命名为“阿维菌素”,此后又改进为伊维菌素。伊维菌素最初作为兽药,但后来发现它能够治疗人类的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由此在非洲、拉美地区广泛分发使用,有效地抗击了线虫类寄生虫引发的疾病。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指出,青蒿素和阿维菌素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寄生虫疾病的治疗。世界上每年有约2亿人感染疟疾,在全球疟疾的综合治疗中,青蒿素至少降低了20%的死亡率,仅就非洲而言,每年就能拯救10万人的生命。阿维菌素的衍生物伊维菌素目前被运用于全球线虫类寄生虫病的治疗,尤其是在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也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