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蛇场的建造
人工养蛇,首先要建造适合其生长繁殖的蛇场,目前大多数养殖场采用的有三种模式。
1、露天散养式
露天蛇场又称拟态蛇园,通过人工建造假山、水池、种树木、花草,营造蛇类在自然中生活的环境,蛇园要选择背风向阳、安静、卫生的地方,四周要建三米高以上的围墙,墙壁平整光滑,使蛇无法攀爬,园内水池要有来去活水,池内养小鱼、泥鳅、黄鳝和青蛙供蛇觅食;设用木板堆叠成架的蛇窝,让蛇钻进隙中栖息,蛇园要与一间房相通,房内设蛇窝,让蛇进房度夏和过冬;园内的老鼠洞要堵死,出水口要加铁丝网,防止蛇逃走。
2、蛇房半散养式
蛇房可利用一般民宅房间,通风透光要好,夏天要凉爽,冬天能保温,房内用木板搭架设一定数量的蛇窝,窝内要黑暗,让蛇安静栖息,房内设水盆置干净清水,让蛇饮用和洗浴。房内墙壁要平滑,窗口要加铁网,防止蛇逃跑。
3、箱养式
箱养指用木箱或砖砌小水泥池养殖,箱养省地方,管理到位。蛇与蛇不干绕,生长快,蛇病不传染,是目前大多数养殖户采用的方式。蛇箱的建造,小水泥池一般规格为长1.2米,宽0.8米,高1米,池顶用木板加盖,开小门,门要上锁扣。池可砌单层或多层,多层的以管理人员便于操作的高度为宜,池内用木板钉小箱让蛇栖息,设清水盆、食料盆各一个,池内养蛇3—5条。
木箱养殖的一箱养一条蛇,木箱规格为长0.8米,宽0.5米,高0.4米,如养眼镜王蛇要大一倍,箱内设清水盆、食料盆各一个。每个箱最好设一个观察孔,以便每日查看蛇的情况。箱叠高度一般以叠6只箱高为宜。箱式养蛇因箱堆叠,影响通风透光,在设计建房时,窗口要宽阔,对开,使空气对流,光线充足,利用民房作蛇房的,要安装排风扇定时排风。
二、蛇的饲养与管理
蛇为肉食性,喜食活体动物,如蚯蚓、蛙、蟾蜍、蜥蜴、鸟、鼠、泥鳅、鳝和昆虫类等动物,但每种蛇都有各自偏爱的食物,如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都喜食鱼、蛙、蜥蜴、蛇类,眼镜蛇除此外,还喜食鸟、鸟蛋。眼镜王蛇喜食蜥蜴、鸟蛋,特别喜食小蛇。
人工养蛇,在尽最大可能满足蛇的食性外,应驯化蛇食食物来源方便的食物,如蟾蜍、蛙、鱼、人工养殖的蚯蚓等。近年,一些养殖户总结出用种鸡种鸭场的死胚蛋喂蛇,方法是将不变质的死胚蛋煮熟去壳喂蛇,每周喂5—7只。蛇吃死胚蛋生长快,8—10个月可增重1—2公斤,而且成本低廉。还有的养殖户将蟾蜍冻死后去内脏,塞入剁碎的鱼肉喂蛇,效果也很好。
蛇的食量,应根据蛇的大小而定,一般每条蛇一个月要食与其身体重量相等的食物,每月投料4次。蛇的管理要有严格的制度,如投料、供水、清理、防疫卫生制度等,做到每天观察、记录,更换饮用水,清除蛇粪,发现病蛇要马上隔离确诊治疗,防止病情蔓延。
控制好温度与湿度是养蛇的关键一环,蛇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长。一般认为温度在20℃—30℃最适合蛇的生长,如果在40℃环境中,蛇生活一段时间就会死亡。所以在夏天,应采用洒水、安装风扇、加遮阳网等措施防暑降温。此外,蛇对湿度比较讲究,湿度过高和过于干燥都对蛇生长不利和易患病,一般较适宜的湿度为50%左右,金环蛇、银环蛇的湿度宜高些,眼镜蛇、眼镜王蛇则喜干爽,湿度为30—40%为宜。
冬眠是蛇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遗传特性,是蛇对低温条件下的一种环境适应能力。但每年越冬,特别是气温低的年份,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的蛇会被冻死,保护蛇类越冬,关系到养蛇的成败。据测定当外界温度下降到8—6℃时,蛇就停止活动,气温降到3—2℃时蛇即陷入麻痹状态,如果蛇体温降到-4—-6℃摄氏度时就会死亡。如何保护蛇类越冬呢?首先在越冬前要让蛇吃足吃饱,使蛇能积累足够的脂肪供应越冬;其次,要采取一些保暖措施,如在蛇窝加盖尼龙簿膜,蛇窝内垫干草、棉絮,蛇房安装电灯或炭炉、电炉加温,有条件的建越冬蛇房,房内通暖气管道,越冬蛇房的温度保持在8—15℃,湿度为60—80%,这样,蛇就能安全越冬。
三、蛇的繁殖
1、蛇卵孵化蛇类交配后,卵生蛇于翌年产卵,这时,要挑选均匀、有光泽、饱满的卵来孵化。方法是:准备好孵蛇用的水泥池或瓦缸,水泥池和瓦缸要有一定高度,内壁光滑,使鼠类不能进入危害,小蛇孵出后不易逃走。
2、在水泥池或瓦缸底部铺一层沙土,沙土湿度以手握起成团,松开手散开,相对湿度50%—90%为宜。将蛇卵排放在沙土上(粘连的蛇卵不要拆散,以免损伤),在蛇卵上盖一张深色湿布保湿,池口或缸口盖上防蚊纱布,防止蚊虫侵入叮咬,传播疾病。
3、将孵化室的温度调节在20—30℃之间,湿度保持60%左右,每隔7—10天翻动蛇卵一次,以利于胚胎发育。眼镜蛇卵孵化时间47—57天,金环蛇、银环蛇40—47天,百花锦蛇40—55天,其他蛇卵约为60天。蛇卵孵化胚胎发育成熟后,小蛇就用卵齿轻轻划破卵壳逸出。
四、幼蛇的饲养
小蛇孵出10天内,主要靠体内的蛋黄维持生命,10天后开始换第一次皮。这个阶段的小蛇,自觉进食能力差,身体抵抗力差,容易死亡。因此,要进行人工灌喂,方法是用注射针筒吸入调配好的流质饲料,针筒前端装上一支透明塑料软管,将软管插入小蛇食道中,慢慢注入饲料,再供给清洁的饮用水。
小蛇到2月龄后,捕食能力增强,这时,就可以投喂小泽蛙、仔鼠、小鱼等活饲料了。
五、蛇病的预防与治疗
蛇类在饲养过程中,由于环境卫生,喂养不当,天气变化等原因蛇会感染疾病,造成死亡,蛇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搞好环境卫生,蛇场要经常打扫,清除蛇粪蛇蜕和剩余食物,定期用来苏水、新洁尔、生石灰消毒,养蛇的木箱每月更换一次,更换出的木箱要用1‰的高锰酸钾浸泡消毒冲洗干净晒干备用。
2、注意供水和食物卫生。蛇的饮用水要洁净,每天应换水,投喂的食物要新鲜,变质腐败的食物不要投喂。
3、查病,每天观察蛇的活动,进食情况。健康的蛇眼睛闪亮有神,行动迅速,蜕皮干净。箱养健康的蛇会盘作一圆盆形,如发现蛇爬行困难,呼吸有异常声音,磷片松散无光泽,不盘体,这种蛇可能已染病,应马上隔离观察治疗。
六、蛇类常见病的治疗
蛇类常见疾病有黑色霉病、口腔炎、急性肺炎、急性胆囊炎、肠道寄生虫病。
黑色霉病是一种蛇类常见皮肤病,这是由于蛇窝过于潮湿,真菌大量繁殖引起的。治疗可用1—2%碘酊涂患处,每天涂1—2次,或口服克霉唑片,每天3次,每次2片。
口腔炎是蛇吃了不清洁或死亡腐败的食物引起的,可用雷佛奴尔溶液冲洗口腔,再用龙胆紫溶液涂患处,每天1—2次,也可用冰硼散撒于患处,每天2—3次。
急性肺炎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治疗用四环素或土霉素1克,每天3次,亦可用青霉素纳盐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3—4次。
急性胆囊炎多发生于夏秋暑热季节,用氯霉素治疗效果最佳,剂量每次0.5克,每天3—4次,或用链霉素0.5—1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
肠道寄生虫病可用左旋米唑、灭虫宁等驱虫药物治疗。
这次小编就暂时为大家介绍到这,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