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夏日炎炎,还是秋风萧瑟,甚至是寒风凛冽,在极为温暖的地方都能看见令人类最讨厌的家伙——蚊子,有人很惊讶,冬天怎么会看见蚊子呢?当然会!“红豆包”的印记人人都有过,人人也都烦恼过,到底怎样再能防止被蚊子叮咬呢?科学家突发奇想:防蚊最佳办法使其“滑倒”!至于灵感嘛,则是来源于河马汗液!
蚊子虽然很小,但却不能小瞧人家。在它眼中最美味的食物便是“鲜血”,贪吃的蚊子能“喝饱到爆”,有的则“适可而止”,或许是出于本能,又或许是过于享受!但是被蚊子叮咬之后便会留下一个“红豆包”,在雪白的肌肤上留下红色的印记,这自然是不美观的,不但如此,还奇痒无比!人类感觉到的痒并非蚊子短针刺入也不是蚊子唾液中的化学物质,而是人体免疫系统中会释放一种被叫做组织胺的蛋白质,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对抗外来物质,而这个免疫反应通常会引发被叮咬部位的过敏反应(红豆包)!
众所周知,除了被蚊子叮咬之后奇痒无比之外,蚊子也是四害之一,但是它的寿命却不一样,一般雌性寿命在3-天左右,而雄性则是10-20天左右。虽然被蚊子叮咬后会产生较小的过敏反应,但是严重者会产生疟疾、登革热、丝虫病等等,不过这种现象并不普遍发生!但是一到夏天,不仅会被蚊子惊扰导致烦躁不安,而且还要面临诸多“红豆包”,该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现象呢?
科学家根据河马汗液得到了灵感。河马身上虽然没有汗腺,但是却会分泌出一种红色分泌腺体,而这种分泌物被称作“河马汗”。令科学家惊叹的是“河马汗”的结构十分精密,能够反射阳光,从而起到不被太阳灼伤的保护!同时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驱蚊!科学家经过研究对比发现蚊子在“河马汗”上停留的时间是最短的!为了证实这一点,科学家们又对蚊子降落在人体皮肤上吸血这一过程进行了研究!
令人十分震惊的是,蚊子从降落到摆出吸血的状态,然后短针刺入皮肤,这一系列连贯动作前后只花费了0.22秒的时间!那蚊子是如何确定降落的地点就是方便吸血的皮肤呢?通过观察发现,蚊子最先接触皮肤的并非“短针”,而是通过步足的感觉,当确认接触的是皮肤后才会进行接下来的动作——吸血!就这一发现,科学家们将皮肤上涂抹上研发的“硅油”后再继续研究,研究发现蚊子接触到硅油后,便离开了皮肤表层!
虽然这是一个很奇葩,带有感觉的研究,但是却十分成功,现如今最常见的防蚊就是使用“气味”,花露水、蚊香等等都是通过刺激性的气味来影响蚊子,但是这些并非十分有效!而如今科学家们对防蚊办法有了最大的突破,只不过此种办法过于“粘稠”,如何才能真正地做到不“粘稠”还十分有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