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数十年来兽医一直在与犬寄生虫疾病,如蜱媒病做斗争,蜱虫锋利的口器叮咬,会造成宠物局部皮肤溃疡,疼痛;蜱媒病如巴贝斯虫病等可导致犬呼吸困难、贫血、黏膜苍白、严重时出现肝脾肿大、蛋白尿甚至死亡。
近几年发现,许多蜱媒病病原分布的地理范围比想象中更广泛,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经蜱感染的病原体病例,这都表明蜱媒病的传播和感染情况不容小觑!
蜱虫的生活环境
蜱属蜱螨亚纲、蜱亚目,是一类吸食脊椎动物血液的媒介昆虫。蜱在吸血过程中能获得和传播病原体,引发各种严重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及人兽共患病。蜱地理分布广泛,气候适应性强,多种病原体经蜱传播,其中包括细菌(土拉弗朗西斯菌等)、病毒(森林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病毒等)、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等)、立克次氏体(斑点热立克次体、无形体等)、原虫(巴贝斯虫等)以及支原体和衣原体等。蜱传病原体种类繁多!
很多人以为蜱虫很容易被发现,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在蜱虫开始吸血之前都不会发现宠物身上的蜱虫。大多数蜱虫只有3-5mm。就像一粒种子(若虫大小像芝麻粒;未吸血的成虫大小像苹果籽)。成虫是我们最常见到的,蜱虫需要不断吸血才能进入生命的下一个阶段。它们一生中大约进食3次,在每个生长阶段,它们的宿主体型都会更大一点。蜱虫的颜色可能呈灰白,棕色,黑色,红褐色或淡黄色。
蜱虫一般在森林、灌木丛和草原这种露天场所寻找宿主。蜱虫是一种伏击型的捕食者,会等待猎物经过,它们通过伸出第一对腿来搜寻宿主线索。
图1、蜱虫正在探索周围的环境
现在很多地区已经进入夏季,气温升高快,外出遛狗的时间延长,狗狗接触草地和灌木的机会也更多。而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正如下面的蜱虫监测报告指出,春夏这种炎热季节,也正是蜱虫大肆活动的时候。
因此,在临床中有必要提醒宠物主人,在蜱虫活跃的4至12月份,特别是炎热季节,有外出史如:去过森林、草地、灌木丛的宠物,一旦出现发热、黄疸、尿血症状时,医院检查,抓住早期最佳治疗时期,在虫体大量繁殖之前使用杀虫药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国内蜱虫的分布情况
蜱媒病的分布和发病季节多与蜱的分布和活动季节有关。全世界范围统计来看,共有多种蜱虫。一般而言,蜱多在春季开始出现,冬季消失。人们原来以为蜱虫仅能在温暖季节或夏季生存,但实际上研究发现,蜱虫在北极也可以生存7-8年,其耐寒能力很好。因此随着犬的流动及温带地区蜱的存在,蜱传播疾病在我们身边呈增多的趋势。
中国疾控中心发表于年3月的全国蜱类监测报告显示,牛、羊是监测中的优势宿主动物,农村外环境是蜱的优势生境;但城镇宠物犬的蜱指数较年有所升高,提示需加强对农村家养动物及其活动环境早春和年中的蜱类防制,城市宠物染蜱情况不容忽视。
表1、年全国蜱类监测点不同动物种类带蜱情况
农村环境犬携带蜱虫量高于城镇环境。
表2、年全国各省(直辖市)监测点捕获寄生蜱情况
表3、蜱指数最高的3个省份不同宿主动物带蜱情况
山西、浙江和湖北是16个监测省份(直辖市)中蜱虫最多的前三位,不同地区的犬(农村)和犬(城镇)蜱虫量各不相同,可能是样本量差异较大所致。
表4、年全国蜱类监测点不同月份蜱指数和监测次数
开展监测的不同月份中,7月蜱指数最高,其次是4-5月,9月密度也较高。
年监测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区的犬蜱指数由年的0.04上升到0.15,可能与年加强了对宠物的监测有关,也可能与宠物数量增长有关,但由此也提示,随着人们户外活动的增多,应对城市宠物的染蜱情况给予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