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种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14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例,死亡18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2.82%。
11种丙类传染病中,麻风病、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7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8.2%。
5月份,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例,死亡18人。
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数、死亡数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未分型肝炎报告发病数、死亡数的合计;**按病例发病时住址在山东省辖区统计,不包含港澳台、外籍病例。***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数据不作为山东省传染病死因顺位依据。炎炎夏日已经扑面而来,
除了注意新冠肺炎的预防之外,还要注意这几种传染病的预防。快来看一下!防范于未然!
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近期气温的升高为细菌的增殖创造了适宜条件,因此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病比例将逐步升高。
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通常持续1~2天。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但病程较短,一般为2~天。多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工厂、大型游轮等人群聚集场所。
防治措施:
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贝类等水产品。一旦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家庭内在处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时,应先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再清理,在消毒、清理受污染物品时,要戴口罩和塑胶手套,处理完后进行手部清洁,避免感染。
流行性感冒流感潜伏期通常为1-天。流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8℃以上)、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鼻涕等较轻。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流感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防护措施:流感流行期间,应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应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必须出门时,应戴口罩。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注意休息,咳嗽、喷嚏时要掩口鼻。对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可在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的风险。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特征性表现。中医名称为“痄腮”,民间取之谐音还称为“炸腮”。
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以1~15岁儿童多见,占到90%以上,尤其以5~9岁儿童最为多见。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2~5月)发病率最高。流行性腮腺炎预后一般良好,但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应积极治疗,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