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媒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一、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指以吸血节肢动物(昆虫)为媒介的传染病。

二、常见虫媒传染病病原及传播途径

传染病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疟疾

(俗称:打摆子)

疟原虫

疟疾患者及带虫者

经蚊虫叮咬皮肤传播

鼠疫

鼠疫杆菌

患病的野鼠、家鼠或其他犬科动物

鼠、蚤、皮肤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播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病毒

猪为主要传染源

经蚊虫叮咬而传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鼠为主要传染源

通过带毒动物咬伤,皮肤伤口接触受染鼠粪便等排泄物或饮食及空气传播

丝虫病

斑氏丝虫及马来丝虫的成虫

血中有丝虫微丝蝴的病人或带虫者

经蚊虫叮咬而传播

登革热

登革热病毒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经蚊虫叮咬而传播

流行性斑疹伤寒

普氏立克次体

病人唯一的传染源。

以体虱为主,头虱次之

三、常见虫媒与动物媒介传染病典型症状

传染病

典型症状

疟疾(打摆子)

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高热、寒战、出汗退热

鼠疫

高热、皮肤黏膜出血、淋巴结肿痛及肺部炎症

流行性乙型炎

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困难或衰竭

流行性出血热

急起发热、有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皮肤及腋下有出血点,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丝虫病

早期为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晚期为淋巴管阻塞及其产生的系列症状。

登革热

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流行性斑疹伤寒

典型斑疹伤寒:常急性发病,少数患者有头痛、头晕、畏寒、乏力等前驱症状。1.侵袭期:多急起发热、伴寒战、继之高热。2.发疹期:在病程第4~6日出现皮疹。3.恢复期:病程第13~14病日开始退热。

四、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老鼠、蚊子、虱子、跳蚤、蜱、螨等是虫媒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主要是控制病毒长期宿主和扩散宿主,切断虫媒病毒的脊椎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的自然循环。通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灭鼠、灭蚊、防蚊、灭虱、灭蚤等工作,以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夏季用蚊帐、纱窗、蚊香、防蚊油、驱虫剂等;改善居住环境,整治环境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针对性的自我防护,从根本上切断传播途径。

3.人群免疫。虫媒病毒的种类很多,不可能一一制备疫苗,况且疫苗要提前注射才能有预防作用,因此大规模使用虫媒病毒疫苗是不现实的。一般只在疫情流行地区或季节,或对从事有感染危险的工作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服药。

4.尽早发现患者及传染源,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xinyou.net/scgrwh/56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