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里有一个不为大众所熟悉的组织,那就是淋巴系统。虽然淋巴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感不强,但是我们往往会听到癌症患者会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情况,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和淋巴系统相关的疾病还有哪些?今天小编和大家聊聊淋巴的疾病与治疗。
和淋巴系统相关的疾病有哪些?其实淋巴系统的疾病总的来说,我们分成先天跟后天这两大类,那么先天的话,往往小朋友在一出生,就会出现有腹水、胸水等等比较严重的一些情况。这种情况往往一出生就会注意到,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检查。那么后天的话,有几大类的原因,其中一大类是丝虫病。丝虫病会主要堵到淋巴管里面去,丝虫是一种寄生虫,寄宿在人体淋巴组织和皮下组织,从而会引起淋巴管阻塞肢体肿胀。
还有一大类就是肿瘤手术后出现的淋巴水肿,肿瘤切除加上放疗之后,由于淋巴结被取掉了,同时这周围的淋巴管又被放疗过,这就会导致淋巴回流不畅并且淤滞,从而让病人有沉重的感觉。
肿瘤术后的继发淋巴水肿随着肿瘤发病率,在全世界尤其是在我们国家,跟肿瘤相关的发病率是不断地攀升的,但是现在,肿瘤科的医生通过手术,通过化疗,通过放疗,通过靶向治疗,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也在提高。但是由于淋巴(结)被清扫,淋巴管被破坏,加上放疗手术的原因,在手术以后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发生淋巴水肿,有的是手术以后立即发生,有的甚至是在十年二十年以后再发生。
那么随着病程的延长,这种水肿会导致水肿纤维化肢体变粗,还会产生一个非常麻烦的并发症,就是感染。
一、防范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之——患者宣教:
预防:淋巴水肿的预防有重要意义,目前淋巴水肿预防主要包括减少淋巴系统损伤以及及时重建淋巴回流途径两方面[2]。避免患侧肢体受伤,例如在疫情期间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避免高浓度消毒液对皮肤的刺激,尽量减少外出。若必要外出时使用物理屏障防护,如戴手套,回家后在流动水下用温和的肥皂清洗双手;同时在即将来临的夏季避免蚊虫叮咬,防晒,防烫伤;患侧肢体不提重物,不长时间用力,比如擀面皮、和面、抹地板等,睡觉时避免患侧肢体受压;避免患肢长时间下垂,可适当抬高,以促进淋巴回流。
监测:测量双侧手臂的粗细,居家期间在家属的协助下测量双侧手腕、肘上10厘米、肘下10厘米手臂一圈的长度,并做好记录;监测体重变化,有研究表明:对于术前BMI≥30及术后体重有大幅度波动的患者发生淋巴水肿的风险会更高[3]。在保证营养的情况下,避免肥胖,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24范围内;查看患侧手臂有无红、肿、热、痛,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治疗:水肿的形成是一个慢性过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仅能使水肿的上肢尽可能的恢复正常状态,防止症状加重,在综合评估后由专业的淋巴水肿治疗师进行,切记不可盲目“按摩”。
自我管理:使用加压袖套、规律锻炼、皮肤管理、体重管理以及持续监测患肢状况来预防水肿加重。
二、防范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之——家属宣教: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来自配偶、家人、朋友以及病友的支持,会使患者感受到希望和力量;指导患者家属淋巴水肿治疗环节的手法引流方法,使患者居家也能得到长期有效的帮助。
三、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护理之现状:
因疫情原因,目前我院淋巴水肿治疗门诊暂未开诊,但我们的咨询热线-一直在线。居家护理期间,也指导患者务必坚持功能锻炼,可适量运动,以不疲劳为宜,例如太极拳、八段锦(有骨转移患者请避免以上运动);对于已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疫情低风险区,在做好自我防护的情况下,避免人群聚集,公园散步;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同时保持健康心态对疾病的治疗也有积极帮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