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林先生半月前从坦桑尼亚务工回国,结果第二天就出现发烧症状,测体温39摄氏度。自行口服感冒药进行治疗,谁知病情不见好转,三天后出现昏迷症状,家医院救治。医院专家会诊,诊断为恶性疟疾脑型,需住院治疗。经过抗疟疾治疗2天后,病人苏醒,一周后痊愈出院。
专家介绍说,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
是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当蚊子叮咬疟疾病人时,
病人血液里的疟原虫就被蚊子吸入,
经过10天左右在蚊子体内发育后成为有感染性蚊子,
当健康人被这种蚊子叮咬后就会得疟疾。
疟疾夏秋季发病较多。
罕见的情况下经胎盘的先天性感染、输血、麻醉药成瘾的人打麻醉针时针头或注射器消毒不良等也可传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不及时治会危及生命
专家:疟疾的典型症状为先冷、后热、再出汗。发冷时暑天盖了棉被还感觉冷,发热时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和全身酸痛,发热一般持续2-6小时,随后出一身大汗体温骤降。间日疟、卵型疟一般隔天发作一次,三日疟一般隔2天发作一次,恶性疟每天或不规则发作,还可引起脑型疟等,脑型疟多在疟疾发作时出现神志不清、抽搐和昏迷等,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
因此,曾到非洲以及国内疟疾高发区务过工的人员,当你有发冷、发热、头痛等疑似疟疾症状时,医院就诊,验血可查明血液里有无疟原虫和得了哪种疟疾。
目前最容易感染疟疾的地区专家介绍说,目前最容易感染疟疾的地区,国内主要是安徽、云南和海南等省份;国外主是非洲和东南亚。医院近年诊治病人多为非洲务工人员。因此,到以上地区旅游、打工的劳务人员尤应注意防范疟疾。
预防:挂蚊帐,不露宿专家还提醒说,目前我市主要存在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骚扰阿蚊。能传播疟疾的是中华按蚊。日落一小时后至黎明前,中华按蚊出来叮吸人血,如在温度升高(23-25摄氏度)和有月光夜晚,吸血活动增加。专家建议大家要改变露宿习惯,提倡使用蚊帐防蚊。
淡色库蚊主要孳生于人居附近污染的积水中。幼虫也可以在缸罐等容器受污染的积水中生长,但不能在室内干净的贮水中孳生。城市里的污水池、臭水沟、化粪池、雨水井积水、下水道积水、浇花用的肥水缸、建筑工地坑洼积水是这两种蚊虫的重要孳生场所。淡色库蚊已被证实为我国北方地区斑氏丝虫的主要媒介,感染率可达50%。也可感染马来丝虫,但感染率较低。
三带喙库蚊是脑炎流行地区的主要媒介。防止三带喙库蚊叮咬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可以在室内点燃几块橘皮,在座位下或腿旁放两三盒揭开盖的清凉油或风油精,把干薄荷叶装在小布袋里缝好放在身边,这些东西散发出来的气味都会让三带喙库蚊“闻而生畏”。而我们在服用维生素B后,气味会随着汗液分泌到皮肤,三带喙库蚊闻到也会“逃之夭夭”,这是因为蚊子害怕维生素B的气味。此外,用橘红色的玻璃纸(或绸布)套在40瓦以上的电灯泡上,使灯变成橘红色,这种光线同样会让三带喙库蚊“头晕目眩”。
白纹伊蚊(学名:Aedesalbopictus)俗称黑纹子、花蚊子、花斑蚊、花脚蚊,生性凶猛、攻击力强,也被称为亚洲虎蚊。它们来自东南亚,散布于马达加斯加往东到新几内亚,北至韩国的纬度地区。与埃及伊蚊(Aedesaegypti)同为登革热的病媒蚊。
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是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双翅目、长角亚目、蚊科、按蚊亚科、按蚊属的一种。分布:在中国,除青海和新疆以外各省(区)都有记载。中华按蚊是中国广大平原地区传播疟疾的重要媒介,也是马来丝虫病的重要媒介之一。有些地区也曾从这种按蚊分离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骚扰阿蚊嗜吸牛血兼吸人血,多在室内、畜舍内、厕所内栖息,黄昏及黎明时吸血活动较多,在厕所内白天亦可吸血。此蚊幼虫孳生于稀粪坑内,密度很高,以幼虫越冬,骚扰阿蚊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管理好稀粪坑、粪池,定期检查,喷杀灭蚊药物(敌百虫、敌敌畏、)杜绝生长。
来源:烟台大众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