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逝去的风景
王云翔尼泊尔和我们接壤,不太远。尼泊尔和我们隔着身材魁伟的喜马拉雅山,似乎又很远。世界上米以上的山峰有14座,尼泊尔一国拥有8座,有的是独占,有的在边境上和邻国分享。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尼泊尔的兰毗尼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地方,这是佛教的圣地,就像伊斯兰教的麦加一样。不过现在尼泊尔只有部分人信佛教,大多数人信的是印度教。
印度教最初是一个多神的宗教,后来慢慢演变成三神鼎立,即创造神梵天、守护神毗湿奴和毁灭神湿婆。随着时间的推移,湿婆神的神通越来越大,不再只是毁灭,而是兼具了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职能,似乎有点一神独大的趋势了。
山高林密,总是神仙乐于居住的地方。尼泊尔有印度教的神庙,有佛教的寺庙,还有大大小小,随处可见的神龛和佛塔。庙比屋多,神比人多,这是一个神的国度。
加德满都谷地是尼泊尔精华的地方,在谷地里有加德满都、巴德岗和帕坦三个古老的城市。15世纪未,一个尼泊尔国王驾崩。他的三个儿子在加德满都谷地各据一方,自立为王,分裂成加德满都、巴德岗和帕坦三个王国,这就是尼泊尔的“三国”时期。
杜巴广场是尼泊尔王宫前的广场。三国鼎立,也就有了三个杜巴广场。为了炫耀攀比,三国都使出浑身解数,在自己的杜巴广场上大兴土木。除了王宫,还建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庙。君权神授,君神共居,君神合力,把尼泊尔的建筑、文化和艺术都推向了巅峰,“三国”时期似乎也成了尼泊尔的“文艺复兴”时期。
几百年过去了,如今,杜巴广场成了世界文化遗产,是尼泊尔旅游的重中之重。杜巴广场的主色调是暗红色的,砌墙用的是红砖,脚下踩的是红砖。陈旧,不修边幅,年迈感,给人以时光穿越的感受。广场上不仅游人如织,还有很多摆摊、闲逛、发呆的尼泊尔人,成群的鸽子旁若无人地觅食。
到杜巴广场,肯定要看王宫。王宫的门称为“金门”,“金门”并不宏伟,但门框上有铜铸镏金的装饰。王宫里有露天的沐浴池,竖着的出水龙头是眼镜蛇的造型。王宫里还有王室专用的神庙。
巴德岗的王宫最有特色的是55窗宫,屋檐下的55扇黑漆檀香木雕花窗,展示着尼泊尔高超的木雕技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窗呢?传说很多,都和女人有关,因为这是国王金屋藏娇的后宫。
加德满都的王宫比巴德岗的气派多了,可以登上最高的九层殿,从木格窗里俯瞰加德满都那有点旧,有点古的市容。
杜巴广场左面是巴德岗王宫
杜巴广场上的神庙都是有基座的,大多数是采用本土建筑风格的多檐式砖木结构。尼亚塔波拉神庙是尼泊尔最高的神庙,有5层基座,5层神庙。神庙的每一层都有一个向外舒展的巨大的屋檐,层层叠叠,使整座神庙显得宏伟和飘逸。
“性爱之庙”是巴德岗神庙中的另类,在斜撑起巨大屋檐的几十根木柱上,有各种性爱场景的木雕。怎么理解呢?也许是印度教的生殖崇拜,也许是统治者希望人多势众,人多国强吧。
与多檐式的神庙风格迥异,供奉瓦斯塔拉杜迦和希提拉柯希米两位女神的是两座圆锥型的石头庙,极其精致。历经沧桑,原先灰白色的石头庙都有点发黑了。这种设计精美,工艺精湛的老古董,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地品味。
“独木庙”位于加德满都的杜巴广场上,这座建于12世纪的神庙所用的木材都取自于同一棵树。“独木庙”译成尼泊尔语就是“加德满都”,原来,贵为首都的大城市就是以这座不起眼的神庙为中心,逐步扩建而形成的。
杜巴广场上的每一座神庙都有故事,最有意思并延续至今的可能就数加德满都的“活女神庙”了。这里面供奉的是一个处女身的小女孩,人们相信小女孩是女神的化身,称其为“库玛丽女神”。
“库玛丽女神”是尼泊尔王室的保护神,因此深受崇拜。挑选作为女神化身的小女孩,从生理到心理都有严苛的标准。一旦被选上,小女孩就变成了神,从此住到神庙里,过起了神的生活。
不过若干年后,小女孩一旦月经初潮,或者患了重病,就会从神再变回人。这时,就要再次寻找下一任的“库玛丽女神”了。
尼泊尔最高的神庙
游过了杜巴广场,再看尼泊尔别处的印度教神庙,会有点似曾相识。不过坐落在巴格马蒂河畔的帕斯帕提纳神庙,却依然使人印象深刻,触目惊心。因为这座年前的神庙,还有一个骇人听闻的名称,叫“烧尸庙”。
按照印度教的习俗,无论是显贵还是草民,死后,一般都实行火葬。“烧尸庙”在河的一边有几个石砌的平台,平台上用木头搭起架子。举行一定的仪式后,逝者的遗体就被放在木架子上,点火焚烧,烧成灰了,将灰撒入河中。巴格马蒂河是一条圣河,和印度的圣河恒河相通。这样,河水就会带着逝者的灵魂流向恒河,不用轮回,直接进入天堂了。
造访“烧尸庙”,游客可以在河的对岸看到火光熊熊和大批参加葬礼的尼泊尔人。这可不是什么演习,模拟,而是真实的火葬现场。因为太过刺激,有的游客兴致盎然,有的游客畏葸不前。胆大的游客会经过一座桥,来到对岸靠近火葬台,近距离地感受那一种揪心的氛围。
烧尸庙
印度教在尼泊尔信众甚多,如日中天,神庙随处可见。不过,在游览了苏瓦扬布拿特佛塔和博达哈大佛塔后,你会感到,佛教在尼泊尔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苏瓦扬布拿特佛塔有多年了,在一座猴子很多的山上,所以也叫猴庙。佛塔的四面都绘着一双巨眼,象征着佛陀无所不见,所以又叫“四眼天神庙”。
拾阶而上,仰望佛塔,佛塔的塔基为白色的半球体。第二层是方型的,绘着巨眼。第三层是叠成圆锥形的13个铜制镀金圆盘,第四层是圆轮,第五层是华盖。每一层都有着佛教深刻的寓意。
佛塔周围有多座寺庙,还有很多小佛塔形成塔林,据说是高僧圆寂以后的舍利塔。僧侣、佛像、经幡、转经轮,众多的佛教元素,形成了浓浓的佛教氛围。
博达哈大佛塔是全世界最大的圆佛塔,坐落在一个三层的平台上,类似于苏瓦扬布拿特佛塔,也有5层。大佛塔,名副其实,确实特别的大。
去博达哈大佛塔,正赶上了为时十几天的重大佛事。高僧讲经布道,巨大的平台上坐满了尼泊尔的和西藏过来的僧侣,他们身着暗红色或黄色的袈裟,发出了朗朗的诵经声。隆重的佛事,场面壮观,盛况空前。
苏瓦扬布拿特佛塔
年1月,原本要去尼泊尔旅游,但报名太晚,旅行团都满员了,只得更改路线,去了南非。
年1月,原本要去新西兰旅游,但报名太晚,旅行团都满员了,只得更改路线,去了印度和尼泊尔。
阴差阳错,原本打算去尼泊尔的,没有去成,原本没有打算去尼泊尔的,却颇为幸运地去了。
为什么说是“颇为幸运”呢?3个月以后,年4月,尼泊尔发生了8.1级的大地震,神的居所也遭到了重创,有的完全倒塌,有的部分倒塌,有的虽然没倒,但已颤颤巍巍。很多别样的风景,已成了逝去的风景。
世界上的人文景观很多,尤为珍贵的是神韵非凡,底蕴厚重,独树一帜,不可替代的旷世之作。可怕的地震,威力太大了,不可抗拒,带来的不仅是尼泊尔的损失,也是全人类的损失。也许,若干年后会有重建,但毕竟,已不是原汁原味的了……
巴德岗王宫的金门
王宫里的沐浴池
55窗宫
神庙后面的55窗宫
性庙
瓦斯塔拉杜迦神庙
希提拉柯希米神庙
翡斯德伽神庙
巴伊拉布纳神庙
尼亚塔波拉餐厅
加德满都王宫的金门
加德满都王宫一隅
加德满都王宫的九层殿
玛珠庙
独木庙
活女神庙
杜巴广场上的鸽子
博达哈大佛塔
参加佛事的僧侣
喜欢王云翔的散文吗?喜欢,就长按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