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已知蚊子种类超种,但目前来说,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能证明蚊子对某种血型更有“倾向性”。对于蚊子来说,如果你们扎堆,它们会有选择的余地,会更倾向于“某些标准”,但这个标准与血型无关。
美国科学家Thornton做了一个蚊虫与血型的实验,结果表明蚊子并不会区分人的血型,主要是依靠散发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热量以及一些挥发性的化学物质来选择吸血的目标。
蚊子更喜欢哪些“标准”呢?●喜欢出汗多的人,如下图所示,人的皮肤分真皮层、表皮层和角质层,汗液通过真皮层中的汗腺分泌到皮肤表面,而汗腺中的汗液包含了一部分的脂质分子及水分,这些脂质分子会被皮肤表皮的细菌所分解,分解过程中产生气味,吸引着蚊子。
●更喜欢体温高的人,蚊子的触角有个受热体,对温度较为敏感。
●呼吸频率快的人,呼吸频率快,二氧化碳排出的多。而蚊子是通过气味寻找猎物的,二氧化碳对蚊子有很强的吸引作用。
●除此之外,孕妇、儿童、饮酒的人、化妆的人、穿深色衣服的人都较受蚊子欢迎。比如儿童新陈代谢快,易出汗,呼出二氧化碳频率也较快。
为什么会有“O”型血更易受蚊子青睐的谣言?●这得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有个研究疟疾的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个不同血型的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在装有20只蚊子的密封箱里待着,10分钟后,再检查蚊子身体里的血液血型,这样的试验进行了多次,结果发现“O型血”的蚊子最多。
可是这个试验,有很多指标没有考虑到,比如上面所说的受试者的体味、出汗、二氧化碳等,此外最大的破绽在于位受试者血型不平均。
蚊子是传播疾病的中介作为医生,我不喜欢被蚊子咬,因为知道蚊子传播很多疾病,比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塞卡病毒、黄热病、丝虫病、乙脑病毒、疟疾等,这带给我们人类很多的痛苦。
●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前段时间在网络上很火的视频,柬埔寨27岁男子,由于小时候被蚊虫叮咬后,左下肢逐渐肿胀,如今已经变成正常尺寸5倍多——这就是丝虫病引起的象皮肿,是晚期表现。
这是由于丝虫寄生于淋巴系统,导致反复的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导致淋巴管道长期堵塞,淋巴液回流受阻以及反复出现的感染,最终引起象皮肿。
●作为一名医生,由于我所工作过的地方属于登革热疫区范围,所以我时常接触登革热的病人,如果被蚊子叮咬后,突发高热、头痛、周身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等表现,那么就需要警惕登革热了。
●蚊子传播的疾病都属于传染病,具有区域聚集性,因此在国内各个地区都会有很醒目的疫区标识,只要没有到过疫情,那么发生传染病的几率并不高,大家可以放心。
如何防蚊是关键!●改变蚊子的生活环境,比如去除生活环境中可见的积水,定期对下水道投放灭蚊药物
●做好家庭的防蚊措施,比如纱窗、蚊帐。
总结:1.蚊子喜欢各个血型的人,并没有辨别血型的能力。
2.蚊子更热衷于出汗多、呼吸快、体温高、孕妇、儿童、饮酒的人、化妆的人、穿深色衣服的人。
3.蚊子可传播疾病,需要注重防蚊。
4.防蚊关键在于改变蚊子的生活环境。
更多健康咨询,请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