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安全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6930.html七十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广泛流行的寄生虫病。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长期无视民众健康,虽然有过一些局部的调查报告,却并不了解多种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范围和流行程度,更谈不上防治规划。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进行了必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推进了从试点到全面的防治实践,成功地控制或消除了多种重大寄生虫病,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进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在世界人民心目中树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血吸虫病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77个国家。据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省(市、区),约万人受感染。经过60多年艰苦卓绝的防治,年的疫情报告表明,12省(市、区)已分别达到消除疾病、阻断传播或控制传播的标准,据抽查结果推算,全国感染者为例。中国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定能如期实现。疟疾呈全球流行,在我国的发病已逾千年。除甘肃、宁夏、青海、吉林、内蒙古等,其余各省(市、区)都有疟疾存在。据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万患者。20世纪70年代初,黄淮平原出现大规模的疟疾暴发流行,5省发病人数即高达万,给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经过数十年的积极防治,成效极为显著,至年,全国仅报告疟疾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无一为本地感染病例。中国将很快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淋巴丝虫病虽不致命,但因为许多感染者会继发橡皮肿和鞘膜积液,有相当高的致残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第二位致残病因。我国16省(市、区)的个县曾经流行丝虫病,估算全国累计患者万。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消除丝虫病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国家报告”,于次年获得确认。这一历史性成就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年,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流行的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患者约有53万例,死亡率很高。在采取发现和治疗患者、消灭具有家柄习性的传播媒介——白蛉等有效防治措施后,20世纪80年代初已无新发病例。但在西北多省(区)的山丘或荒漠地带因为环境和生物学因素的局限(媒介白蛉具野柄习性、家犬或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等),虽也持续开展防治活动,21世纪以来每年仍有散发病例的报告甚至发生局部小暴发。包括钩虫病在内的土源性线虫病曾在我国广泛流行,对农村居民的健康威胁很大。20世纪80年代末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肠道寄生虫的全国人群平均感染率高达62.6%。在采取以学龄儿童驱虫为中心的防治措施后,年完成的第二次全国调查表明,钩虫、蛔虫和鞭虫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从第一次调查的17.2%、47.0%和26.4%降至6.1%、12.7%和4.6%。除药物驱虫外,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环境卫生的大力改善、以及农村居民农作习惯(如不用人粪施肥)和卫生习惯的改变,线虫感染的传播会得到进一步控制。近些年的试点监测显示,大部分地区的感染率均降至低位,对人群健康已不构成威胁。我国只用了数十年的时间就在防治寄生虫病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回望这一艰苦奋斗的过程,作为参与者,我们感慨万分。首先,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胜利。新中国甫一建立,尽管百废待兴、困难重重,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就把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列入其议事日程,严重危害广大百姓健康与生命的寄生虫病的防治就是其中之一。毛泽东主席的“送瘟神”诗篇正是党和政府庄严承诺的生动体现。加强领导、设立专门机构、逐步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保证了研究和防治活动的高效推进。第二,几代科技人员的责任担当和不懈奋斗是防治工作的技术保证。以笔者所在的寄生虫病研究所为例,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有一批从海外归来的专家投身于这一公共卫生事业中,后来者又承续了他们敢担当、能吃苦、勤攻坚的精神,这是一支把人民利益扛在肩上的好队伍。第三,广大流行区的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出于受疾病威胁和折磨的切身体会,响应“送瘟神”的感召,积极配合和参加群众性检查与治疗行动,参与预防疾病的实践,使寄生虫病防治具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些经验和成效,令我们感到自豪,也为整个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典范。尽管在若干重大寄生虫病的防治上已经取得划时代的成就,疟疾、血吸虫病、内脏利什曼病等的最终消除尚需不懈努力,同时,我们仍面临棘球蚴病、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病、绦虫病等多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威胁,有待继续努力奋斗。而且,这些疾病在南亚、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国家仍然广为流行,我们每年都会遭遇输入性病例的威胁,还承担着支援发展中国家抗击疾病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文章来源:.8:37;4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余森海参考文献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