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养殖技术

猪舍结构是传染病“帮凶”

近年来,重大传染病对规模化养猪业的危害日益加大。有的猪场年年发生传染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甚至亏本。为了防治传染病,人们对猪舍环境进行了严格的消毒,但经常防而无效。为什么会这样呢?在对猪场设计进行多年的观察和研究,人们发现,由于猪场设计几乎来源于同一个进口模本,即受到美国猪场设计的影响,多数猪舍采用上面高床中间排污沟,或者上面漏缝地板中间排污沟的结构。这类中间型穿越的排污沟,几乎自猪舍建成投产后就没有进行过彻底的清洁与消毒。排污沟的清洁仅仅靠每天定时冲水来进行。由于冲水不能将排污沟内的粪尿水彻底清洗,消毒药也无法在排污沟中均匀地喷洒,所以排污沟成了传染病源的保护地之一。   排污沟的污染问题   有的猪场对场内的道路消毒非常严格,猪舍内也经常消毒,但仍然年年发生传染病。其原因之一就是排污沟的污染问题。有些猪场发生了传染病,由于无法找到传染源,也就无法改进防疫措施。部分猪场为了防病,每周对猪舍内环境进行消毒,用去了大量的消毒药品,耗费了大量资金,但收效甚微。因此,排污沟是猪舍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不彻底改造排污沟就不能切断传染源。   解决办法   建议将猪舍的排污沟移到猪舍的墙外,这样就可以彻底解决对排污沟的消毒问题。如已经无法改造,我们建议,使用赛弗机。   赛弗机产生的强氧化剂是气体,其弥漫于空气中,扩散性好,容易流动到死角,浓度分布均匀,对不规则物品的表面和隐蔽死角都可取得满意的消毒效果。且赛弗机消毒后无须任何外界因素介入,就自行快速分解,无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没有二次污染。对多种病原微生物都具有极强的杀灭能力,可降解有害物质。对于已建好的猪场,使用赛弗机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农户养猪,由于经济原因,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来建猪舍,用不了高床,采用简易的暖圈养猪,是一个既实用、又经济的好办法。   暖圈的建造形式多种多样,单列一面坡式暖窝猪圈较常见。在敞开式猪圈内,砌一道挡风墙,墙下留有仔猪的出入口,装上自动关闭的小门或挂上门帘,暖窝的上面加盖;然后将其周围用草塞严,里面铺上褥草,即成暖窝。垫草可以保温,防潮、吸收有害气体,保持圈舍清洁。采用垫草养猪,必须注意对猪只排放粪尿的训练,让猪的粪尿排到舍外,保持垫草的干燥卫生,才能取得良好的防寒、保温效果。除垫草以外,也可以采用其他保暖措施,如红外线灯保暖、电热保暖箱暖和火炕保暖等。

规模化猪舍的设计本着有利于防疫卫生的原则,猪场应选在离居民或集镇1公里以上、地势高、开阔平坦的地方。猪舍以南北向为好,有利于自然通风。猪场的运输量大,一般要求猪场距交通主干线米以上,距离一般公路米以上。猪舍的设计要根据猪的生物学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设计,为猪群提供一个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良好环境。一般猪舍分为公猪栏、母猪栏(配种栏)、分娩栏、保育栏、育成(肥)栏等。

1、公猪栏公猪多以单圈饲养。公猪栏面积为6~7平方米,正面高1.05米,配有1门,高1米,宽0.8米。

2、母猪栏妊娠母猪一般采用小栏单体限位饲养,这种饲养方式具有占地少,便于观察母猪发情和及时配种,单栏限位宽0.6米,长2.1米,高1米。

、分娩栏分娩栏是一种单体栏,分娩栏宽为2~2.2米;其中母猪限位架宽0.6米,长2.1~2.2米,宽1.1米,仔猪围栏高0.6米,两边放置仔猪保温箱。

4、保育栏目前多采用高床保育,可保持高床上清洁干燥,仔猪不被粪尿污染,保育栏的面积一般为米×2米或1.5米×1.5米。

5、育成(肥)栏育肥猪所占面积可视总体布局而定,一般每头占圈面积0.8~1平方米。

猪高热病的防治在防治猪高热病的同时,有些兽医人员一味从清除病原的角度出发,盲目使用疫苗和抗生素,不顾及猪体的承受能力,结果造成更多的猪只死亡。通过分析高热病的发病原因,笔者认为,防治高热病应该从全新的角度入手———“防”以提高猪体免疫力作为关键点;“治”以缓解呼吸,改善血液循环,退热为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高热病临床症状   以高烧,厌食,嗜睡,拉稀,便秘,流鼻涕,咳嗽,眼分泌物增多,腹式呼吸,全身皮肤发红为主要症状。发病初期大群表现为厌食病态,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肺炎,体温升高和厌食,并迅速扩散,之后繁殖系统受到影响。   1.哺乳仔猪:咳嗽,肺炎,发烧。   2.断奶和生长猪:急性发病,患猪突然倒卧不起,呼吸沉重,全身皮肤发红,严重的肺炎病变。   .母猪:体温升高,便秘严重,致流产,肺炎。断乳母猪发情延长,假怀孕的母猪增多,流产率升高,多见晚期流产。   解除免疫抑制,提高猪体免疫力是防治关键   在高热病的众多病原中,高致病性变异蓝耳、猪瘟、伪狂犬、圆环等病毒起着关键作用。它们在侵害猪体各个系统的同时,还损伤呼吸道上皮,让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链球菌等细菌更容易侵入猪体,引发更大的发病死亡。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病毒特异性侵蚀免疫器官,在其中定居繁殖,从而破坏猪体免疫力,形成免疫抑制或免疫麻痹,而免疫受到抑制的猪体不但无法对抗入侵的高热病病原,也没法对疫苗作出该有的免疫应答。所以,免疫抑制是高热病发病的最本质原因。   大量的调查结果支持这种看法。调查表明:许多种猪群存在猪瘟、蓝耳的持续隐性感染,并传递给母猪和仔猪,这些潜伏的病毒已经在无声无息中破坏了猪体免疫力,抑制抗体的产生,从而导致疫苗免疫的失败。一个巴掌拍不响,猪体免疫力和正确的免疫(包括合格的疫苗、合理的免疫程序、正确的免疫方式)对于预防高热病同样重要。当我们在紧抓免疫时,有没有   我们还可以通过疾病的三角关系来分析高热病的防治。   疾病发生由三个因素构成,即病原、传播途径、易感动物。首先,高热病有多种病原(有病毒、有细菌,几乎囊括了当前主要流行疫病的病原),这些病原以目前的防疫体系是难于清除的,必然在养殖环境中长期持续存在。其次,多种病原也决定了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有空气传播、接触传播、胎盘传播等),尤其是空气传播防不胜防,常规的人员封锁、隔离、消毒等措施难于抵挡高热病原的入侵。   既然无法有效地清除病原和切断传播途径,那我们只能从减少易感动物入手。一是提高动物的免疫力,二是正确的疫苗免疫。猪体的免疫力还制约疫苗的免疫效果,所以,提高动物免疫力显得尤为关键。   防治对策   1.提高猪体免疫力是关键。   2.拯救猪只当务之急是退热,促食,改善机体循环,缓解酸中毒。   .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   问:如何提高猪体免疫力?   答:简单地说,免疫力就是指机体淋巴细胞介导的对抗外源病原的能力。抗病毒1号是以黄芪多糖、黄芩苷、板蓝根、大青叶、甘草甜素、石膏为主的纯中药配方,它从两个方面来提高猪体免疫力。首先,它能促进胸腺、脾脏、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的发育和成熟促进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从而产生更多的抗体、白介素、干扰素等抗病因子。其次,它具有强大的广谱杀毒抑菌作用,能逐步清除潜伏在机体的病毒,解除免疫抑制。   问:当前高热病高发期间,该如何做好防疫?   答:在高热病高发期间,用抗病毒1号来提高猪体免疫力是最关键的。猪场在三个阶段用抗病毒1号拌料:   母猪生产前7天、后7天,抗病毒1号g/公斤饲料;   仔猪断奶前7天、后7天,抗病毒1号g/公斤饲料;   转入育肥舍前7天、后7天,抗病毒1号g/公斤饲料;   问:猪群发病时,如何快速地退热,促食,改善循环和缓解酸中毒?   答: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血液循环障碍和酸中毒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为此,恒丰强公司推出了新产品热毒康。热毒康功效清热、凉血、解毒,能有效退热,不会反弹,同时能缓解酸中毒,改善呼吸,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食欲,极大地减少死亡。   问:猪场出现高热病,如何使用热毒康进行治疗?   答:通过多次的治疗总结,推出如下理想的治疗方案:   1.群体给药:热毒康g/公斤饲料,或0公斤水,自由饮食。   2.个体给药:清开灵5ml~10ml+双黄连5ml~10ml+地米10mg肌肉注射,如有传染性胸膜肺炎、巴氏杆菌、链球菌、副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时,再配合强效阿莫西林肌注。   .患病母猪可使用鱼腥草50ml、强效阿莫西林6支、溶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0ml~1ml,耳静脉滴注。高温多雨季节慎防猪肺丝虫病猪肺丝虫病的病原是后圆线虫,虫体白色丝状(故称肺丝虫病),体长1.2厘米~5.1厘米,寄生于猪的支气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由于蚯蚓是中间宿主,所以凡有蚯蚓生存的地方,都有这种病的流行。尤其夏季高温雨季,土质肥沃、粪土污秽、不卫生的环境更易发生。该病主要发生于仔猪和幼猪。病猪逐渐消瘦,贫血,阵咳,鼻流黏液,呼吸急促,猪长得慢,严重猪可致死亡。肺虫虽寄生于猪气管内,但虫卵是从消化道排出和感染的。是因为寄生在支气管内的雌虫产下的卵,当猪咳嗽时随着痰液经气管、喉头被咽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体外土壤中,虫卵若被蚯蚓吞食,经10天~20天可发育为有感染致病力的幼虫。一旦被猪吃了有感染力幼虫的蚯蚓就会被感染。蚯蚓被消化后,幼虫钻入肠壁进入淋巴循环再进入前腔静脉,进入右心静脉循环到达肺脏,最终进入支气管发育为成虫。一般从猪吞食蚯蚓到发育为成虫约需25天~5天。这样从猪到蚯蚓,再由蚯蚓到猪,恶性不止地循环着,对猪的危害大,不可不防。   粪便检查每年要对猪进行春秋两季猪肺丝虫的普查,因为猪刚感染或轻度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不易发觉,故需做普查。对产后离奶仔猪更应随时做粪便检查,经粪便检查有虫卵小、椭圆形、浅灰色、外壳厚、粗糙,虫卵长40微米~54微米,即为肺丝虫阳性猪,应驱虫,一次即可打下。   实行圈养猪猪散养,到处排便,会扩大虫卵的散播面,在低湿的草地放牧或饮水时更容易吞食蚯蚓而被感染。因此,应把散养改为圈养。   无害化处理粪便肺丝虫病猪排出带有虫卵的粪便,应搞好环境卫生,定时清出到堆粪池,实行高温堆积发酵的方法处理,以杜绝感染来源。   药物预防为预防猪不患肺丝虫病,可用硫化二苯胺,有预防作用。硫化二苯胺作用于虫体内的硫基酶,可使虫体麻痹而死,其作用缓和而持久。猪用量每千克体重0.2克~0.5克。用硫化二苯胺配成5%溶液,如能与0.1%盐酸混合拌料喂给疗效更好。可打掉虫卵进入消化道内孵出的幼虫,切断感染源。   定期驱虫用药定期打虫子,可服用丙硫咪唑5毫克/千克体重~10毫克/千克体重。或用驱虫净注射液7.5毫克/千克体重~12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间隔一周后再注射一次,口服剂量为15毫克/千克体重~25毫克/千克体重。对感染初期的病猪,可用枸缘酸已胺嗪(海群生)内服,剂量为每毫克/千克体重。猪肺丝虫的驱除。日前兽医多用稀碘进行气管注射,用碘1克、碘化钾1.5克灭菌的蒸馏水1毫升。配制时先把碘片、碘化钾加少量蒸馏水水解后,再加足量蒸馏水进行气管注射。大猪一次一侧肺15毫升,小猪8毫升。病重的猪两侧肺注射,应间隔一天;健康的好猪两侧肺可同时注射。但注射不能取站立位,否则达不到治疗效果。应取仰侧卧,即猪体与地面成0度角。只有这样才能使碘药液流到主气管内的主干,因为肺丝虫聚积最多的地方,即药到才能病除。气管用药也有用水扬酸钠液气管注射的。水扬酸钠5克加蒸馏水毫升,经消毒后注入气管,大猪20毫升,小猪10毫升~15毫升,一次性气管注射。喂猪省料有窍门颗粒度适度,太大不容易消化,太小容易引起胃溃疡。

少喂勤添,特别是保育猪,可以减少浪费,增加采食量。

槽内饲喂,不被粪便污染,减少踩踏浪费。

改造饲槽,安装横栏防止抢食,上宽下窄梯形最好,符合猪体。外沿高防止向外拱料,内沿低方便猪采食。

加工饲料,适当添加青绿饲料、发酵饲料等提高适口性,最好潮拌,减少粉尘。

看猪给料,肥猪喂一遍后,观察有先吃完的说明料少,适当多添。

剩料时常清理,做到当天不剩食,同时清扫干净过道及砖墙上的料。

夏季如何控制猪皮炎肾综合征近年来,许多猪场的猪只皮肤上出现急性红、粉红甚至紫斑性的皮疹,与疥螨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渗出性皮炎和猪痘等有明显的区别。发病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上升。这种病被称为猪皮炎肾病综合征,多发生于炎热的夏季,其他季节呈散发,常同其他疾病如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等混发。   临床症状病猪皮肤出现散在斑点状丘疹,丘疹开始呈红色,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呈现红色、紫红色的病灶,继而由中心部位变黑并逐渐扩展到整个丘疹,病变主要发生在背部、臀部和身体两侧,并可延伸至下腹部以及前肢,严重的可覆盖全身各处。体外寄生虫(疥螨)感染严重的猪场,该病症状相对较严重;个别猪出现发热,食欲减退,逐渐消瘦,呼吸急促,甚至衰竭死亡。   病理变化主要病变一般发生于皮肤和肾脏。剖检常见淋巴结出血性肿大,肾脏早期肿胀,外观呈土黄色,肾皮质变薄易碎,中晚期质地坚实,肾包膜较难剥离,肾实质有大小不一、灰白色的坏死灶。心包积液,心肌柔软,肺可见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等病变,个别猪可见关节腔出血。   病因病原猪皮炎肾病综合征是由猪圆环病毒病(PCV-II)引起的一种疾病,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疫苗预防PCV-II的感染。另外,蓝耳病毒、胸膜肺炎放线性杆菌、链球菌等均可引发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发生。近几年发现皮炎肾病综合征的发生与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有关。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猪只长期摄入霉菌毒素时,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也较容易发生本病。   应激因素猪场饲养条件差,猪群转栏和混群频繁,猪群饲养密度大,猪舍湿度和温度过高,通风不良,均能使发病率升高。   防治措施对于本病的防治,在临床上有多种方法,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结合实际,从几个方面简要归述如下:   饲养管理方面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在天气闷热、断奶、免疫、仔猪阉割、猪群转栏时,在饮水中添加多维,减少应激,增强机体抵抗力,尤其要注意饲料质量、疫苗免疫、温湿度变化等。   环境卫生方面加强环境卫生措施,定期进行交替消毒,加强猪场环境和猪舍消毒灭蚊工作。将病猪集中隔离在远离健康猪群的地方,进行饲养和治疗。此外驱虫保健工作也必须慎重。   药物控制方面第一,加强消毒,用复合醛、百毒杀、季铵盐、有机氯等喷洒猪舍和患病猪体,每天1次~2次,连用7天~10天。在发病期间,对所有猪舍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至少要采用两种消毒药和两种消毒方式,进行交替消毒,以防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第二,在饲料中添加抗病毒I号粉(2袋/吨饲料)+金霉素00PPM+水溶性阿莫西林PPM,连用混饲10天~15天;同时做好猪群驱虫工作,在饲料中添加阿苯哒唑或芬苯哒唑,以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   第三,症状较严重的猪,可推荐使用强效阿莫西林+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地塞米松,混合肌注,一天一次,连续天,患病猪皮肤上斑点会逐渐消失,同时用长效土霉素、长效头孢噻呋等控制继发感染,进而可有效控制本病。母猪产后不食或食欲不振怎么办?

母猪产后不食或食欲不振,主要是由于饲料单纯,营养不良,母猪产仔时间过长,过度疲劳;或产后喂料太多,母猪出现顶食,或吞食胎衣,引起消化不良,以及产道感染,体温升高,内分泌失调所致。   母猪表现食欲降低,仅喝点清水或吃些少量的青绿饲料,尿少而黄,粪便较干燥,乳汁减少。      (1)母猪妊娠后期应保持较好的膘情,在哺乳期第一个月要加强营养,使母猪不能掉膘太快。   (2)治疗时可选用胃复安,每千克体重1毫克,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次;在病初可用催产素、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同时内服十全大补汤。后期用25%葡萄糖毫升、三磷酸腺苷40毫克、辅酶A单位静脉注射;也可用苦胆1个,醋毫升,将苦胆先用水和匀,再加入醋调匀,灌服;或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外加炒麻仁0克,大黄10克,芒硝0-50克,煎汤灌服。怎样防治猪感冒

猪感冒是指以上呼吸道炎症变化为主的急性全身性疾病,无传染性,主要是受寒而引起,多发生于气候多变的早春和晚秋。病猪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皮温不整,鼻镜千燥,体温升高到40℃以上,畏寒战栗,眼红多眵,羞明流泪,舌苔发白,鼻流清涕,咳嗽,呼吸加快犷脉搏增数等症状。

     (l)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受寒,气温骤变时应及时采取防寒措施。   (2)对病猪清热镇痛,可肌内注射%安乃近溶液5-10毫升,每天1-2次。为防止继发感染,可肌肉注射氨节青霉素0.5克,或复方新诺明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07克;每天2次连用2-天;对排粪迟缓的可投服缓泻剂,如人工盐50-克,硫酸镁50-80克。

更多养殖技术尽在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xinyou.net/scgryy/11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