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版三伏天今日开启!今年头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又是40天的“加长版”伏天。据统计,年至年,“普通版”伏天有8次,“加长版”伏天23次。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三伏天又有“三伏”或“伏天儿”的叫法,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究其原因,有说法称,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比散发的热量多,日积月累,天气就最热。夏季空气湿度大,也是天气闷热的原因。此时也要对伏汛多加注意。
《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另外,古代医学认为,暑邪属于“六邪”(即“风、寒、暑、湿、燥、火”)之一,“伏”有“伏邪”的意思,也意味着宜“伏”不宜动。
三伏天与节气的关系也比较密切。民俗专家萧放提到,在三伏天的时候,医院开展“冬病夏治”活动,这其实就是根据节气来调养身体的方式。
这些夏季病要当心!
高温中暑需提防
医院急诊医学科徐昌盛副主任医师介绍,入伏后气温升高,加上近期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容易造成中暑。因为温度高时,人体主要靠汗液的蒸发带走身体的热量,维持体温稳定。在湿度大温度高的情况下,汗液无法蒸发,热量积聚在体内。如果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特别是喜欢跑步、竞走、球类运动等的体育达人们更易造成中暑。并特别提醒喜欢钓鱼的朋友们,河边本身湿度较大,也是中暑高发人群。
预防中暑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太阳的暴晒、高温下作业,出门应带好防晒工具,常备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户外运动和高温作业的市民,要少量多次饮水,不饮用含酒精或者大量糖分的饮料。
贪凉感冒需预防西瓜、冰棍、空调是许多人夏日避暑的“三大法宝”,但是中医养生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内科刘志刚副主任医师介绍,这是由于人体身体的规律,到了夏天阳气外发,体内处于虚寒的状态,如果外界寒凉刺激过度,会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夏季病”中,更多的是吹空调引起的贪凉感冒,开空调温度太低,空调屋与室外的温差比较大,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内空气不流通会导致感冒。
专家提醒,夏季适当地调整空调的温度,让室内和室外的温差尽量缩小,加强室内的通风;多喝白开水、绿豆汤、薄荷、金银花等。
胃肠道疾病需注意由于夏季气温高,食物中的细菌很容易生长繁殖,食物易变质,会引起肠胃炎、腹泻,甚至是食物中毒等问题。再加上大家夏季偏爱冰西瓜、冷饮等,会加重胃胀、胃痛、腹泻的发生。
预防胃肠道疾病需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保护好自己的肠胃功能,饮食中避免食材的腐坏,尽量不吃生冷、过夜食物。食物完全加热后食用,这样大部分的细菌可以被杀灭,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要注意肚脐不要受凉。另外,藿香正气水、藿香叶、薄荷叶、生姜、红枣泡水也能起到健脾祛湿的作用。
水母蜇伤需警惕夏天大家喜欢到海边游玩,防晒不到位,晒伤免不了。徐昌盛副主任医师提醒,海岛游还要小心被水母蜇伤,近距离接触水母容易导致皮肤像鞭击后的状态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另外,还要注意如果皮肤划破后泡在海水中,容易引发感染,因此伤口有破溃要及时处理。
还需注意少去无人的海域去正规的海滨泳场游泳,不去深水区。穿大面积遮盖的泳衣,不要触碰被冲到岸边的水母,如被蜇伤需立即就医。
蚊虫叮咬需防范夏季蚊虫增多,被蚊虫叮咬后,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的现象,更可怕的是蚊虫叮咬可能传播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丝虫病等多种传染病。专家提醒,少去草丛等蚊虫滋生的地方,如被叮咬后应避免过分挠抓,否则易发生感染。
天气转热马蜂活动更加的频繁,加上夏季衣服单薄,更易被马蜂蜇伤。马蜂蜇伤以后除了引起疼痛,严重的会引起过敏性休克,可能病人很快会死亡,包括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特别是遭到群蜂的攻击。因此,被马蜂蜇伤后应立即就医,及时处理治疗。
通讯员吴玮韡刘敏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钱鸣
编辑:孙苏静
推荐阅读
1、7月宁可不吃肉,也要吃这3瓜3豆!降糖健脾、祛湿气,整个夏天都舒服!2、钟南山院士16年前突发心梗,如今保持健朗!他这5句话,每个人都该听听!3、11岁男孩重度肝硬化,医生痛心:一个常见的饮食习惯害了他!如果你想更方便的找到可以把我们“设为星标”步骤很简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