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价格便宜家家必备,竟然还是鱼病良药

食盐,又名盐巴,又简称盐,呈白色结晶粉末或块粒状,无臭,味咸,在水中易溶解,它的化学名是氯化钠,化学式是Nac1,将食盐溶于水则成为钠离子及氯离子,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当然其中还有硫酸镁、氯化钾、氯化钙等成分,不过这些成分微乎其微。食盐除大众食用外,还是防治鱼病的一种廉价良药,食盐是不可或缺的治疗鱼病的常用品。一、自然界中盐和鱼之间的关系鱼是通过渗透压调节来控制体内的盐水平衡的。淡水鱼体液中的盐浓度要高于环境中的盐浓度,由于渗透压的作用,水会通过鱼的体表进入鱼的体内,最终由肾脏代谢成尿液排出体外。水中加盐增加了氯化钠浓度,就跟人补充生理盐水一样,鱼通过鳃和食物来补充电解质,来维持体内渗透压。渗透压不是随便改变的,养鱼也不是腌腊肉或腌咸菜,盐加多了也会"脱水"。二、食盐对于鱼类具有的功效1.能使病原菌及寄生虫死灭(高浓度,短时间药浴)食盐的杀菌功用,是自古已知而作为保存食品之用,例如:四川腊肉、乌贼腌盐,等等。腊肉、乌贼腌盐就是利用食盐杀灭细菌后可以保持长久不腐败的功效。食盐除了具有杀菌的功能外,还可用于驱杀鱼类的寄生虫等。通常以治疗鱼病为目的使用食盐时,食盐水浓度为1~4%(与海水盐份浓度略同或稍高一点),最低为0.5%,药浴时间为5~15分钟程度,时间过久则鱼类会死去。要施行药浴时,必须考虑鱼类的健康状况来调整药浴时间。2.能助鱼类的浸透压调整机能(低浓度,长时间药浴)利用食盐的"渗透"功能可缓和鱼类内脏的负担,鱼类本身具有渗透压调整机能。所谓鱼类“渗透压”是指因盐份浓度差异而发生的"水之出入"而言。通常,生物体内盐份浓度与体外的盐份浓度有差异时,水就自浓度低的一方流进浓度高的一方,即体内盐份浓度高则水会渗透进来,体内盐份浓度低则水会自体内渗透流出。栖息于淡水的淡水鱼是属于前者,栖息于海水的海水鱼是属于后者。对于淡水鱼,水经常会渗入体内,此时外面的水与物质就会一齐渗进体内,所以常说“淡水鱼比海水鱼更有泥土臭味”,原因即在于此。如此,鱼类经常受渗透压的影响而水会渗透进入体内,必须排出此等水份,此一作用称为"渗透压调整机能",也就是排尿机能。鱼类为了排出水份而排尿,所以肾脏很发达。并且,鱼类如果健康不佳则排尿机能(渗透压调整机能)就有负担,此时为了帮助排尿机能而就可以使用食盐助其排泄。具体地说,将鱼池盐份浓度与鱼类体内盐份浓度接近,则池水不渗透进水鱼类体内,鱼类就不必排尿了,是减轻肾脏的负担。其盐份浓度为0.5%程度,是平常所施行的浓度。据说,自然江河的鱼儿生病了,它会自然移动至海河入口的水域,可能是为了借海水的盐份来调整渗透压之故。三、盐对鱼类的作用1、杀虫灭菌不同的比例能治疗和防治不同的鱼病,主要作用是对鱼类体表的的细菌、车轮虫、斜管虫等进行消毒。盐的灭菌(主要)杀虫(次要)作用是利用了渗透压的关系,因为细菌由于盐的高强度的渗透压存在,细菌会失去水分脱水而死。但是,盐对鱼卵的孵化有一定风险,理由也是一样,鱼卵的水分会渗透至外而造成脱水坏死,可用于防治卵粒水霉病但要慎用!另外,硝化细菌对盐分有极高的适应能力,但是病毒没有细胞质,所以盐的渗透压对病毒无效。2、辅助药物的治疗盐能促进鱼类皮肤对药物的吸收,达到增强药物的疗效。3、渗透作用含盐较低的水会往含盐量较高的水渗透,谓之渗透作用,也就是说,盐度含量低的淡水会渗透至盐度含量较高的水中。正常情况下,淡水鱼体内的含盐量比淡水高,因此水大多会往鱼体里进行渗透,淡水会一直渗透进入鱼体中,因此淡水鱼是不需要喝水的。不但如此,淡水鱼为了机体平衡,也会将渗入体内过多的水份借由鳃或尿液排泄出去。4、净化水体食盐在水体中的作用机理是增加水中的离子浓度,使悬浮的有机微粒及胶体成絮状物而沉降到池底,既减少溶氧消耗,又净化了水体。5、刺激食欲在水产养殖中,常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食盐拌饲投喂,其功效也是很大的。这是因为在鱼类生理过程中,氯化钠作为无机盐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盐里起咸的作用是钠(Na+),钠(Na+)对维持机体渗透压、水体平衡以及酸碱平衡等至关重要,钠(Na+)还能维持和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而氯离子(CL-)是胃液中盐酸的组成部分,盐酸的作用在于它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给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有助于消化。四、水产养殖中利用食盐时的注意事项1、加盐量的问题一般我们都是随手抓几把,而不会严格按照百分之几的比例来加入。然而,这样做的害处是:加少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加多了又会引起一些水分流失而使盐分往血液内渗透导致脱水。2、副作用问题即使严格按量施盐,也有一定的副作用。第一: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影响着有益菌。第二:过量或频繁使用食盐,也容易使鱼体皮肤失去保护层,进而也容易受到另外的病菌侵入。第三:鱼儿长期生活在盐份浓度高的水体中,易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从而降低对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五、盐的用法与用量食盐用于水产养殖分为浸洗法、全池泼洒法和内服法三种。食盐防治鱼病大多采用浸洗法。以下内容仅供参考。1.浸洗法。浸洗法是在一定的容器内,配以较高的药物浓度,用较短的时间,强制鱼类受药,从而杀灭鱼体表或鳃部的病原体。浓度和浸洗时间可视鱼的体质、水温等状况适当增减。苗种放养前,用2.5%盐水浸洗10~15分钟或用5%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对鱼体进行消毒,以防止将病原体带入池中,同时还可增强鱼的抗病能力,提高鱼种成活率。用2%的盐与3%的小苏打混合液浸洗病鱼10分钟,可治疗松鳞病、水霉病。用2%盐水溶液浸洗鱼体1.0~20分钟,可防治红线虫病。用1%~2%的盐水浸洗病鱼2~8分钟,可防治车轮虫病用3%~4%盐水浸洗病鱼5分钟,可治疗鱼的水霉病、烂鳃病、赤皮病。用2.5%盐水浸洗病鱼20分钟,可治疗鱼的口丝虫病。用2%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可治疗鱼的斜管虫病。用3%盐水或用2%盐水与3%小苏打混合液给病鱼浸洗10~15分钟,可防治鲤鱼的竖鳞病。用7%盐水浸洗(水温15℃时)5~10分钟,可治疗亲鱼水霉病用5%盐溶液浸洗鱼体5分钟,可防治指环虫病。用3%盐水浸洗病鱼10~20分钟或用2%盐水洗浴病鱼30分钟,可治疗鲤嗜子宫线虫病。用3%盐水浸洗鱼体2分钟左右,可防治白头、白嘴病。用2%~4%盐水浸洗鱼体4~5分钟,可防治水霉、车轮虫等引起的皮肤病、鳃病等用1%~3%的盐水溶液,浸洗产卵鱼巢10分钟,对水霉病有防治效果用5%的盐水浸洗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的苗种和产后的亲鱼,可预防伤口出血溃烂和感染霉菌。用3.5%盐水和1.5%硫酸镁浸洗,水温20℃浸洗15分钟,可防治小瓜虫。用1/硫酸铜和同浓度的硫酸镁,另加1%的盐混合液浸洗病鱼20~30分钟可杀死小瓜虫(白点病)。用2.5%食盐水浸洗15~20分钟,可防治赤皮病。2.全池泼洒法。每亩用食盐5~10公斤兑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1~2天,可以预防气泡病。每亩用食盐10公斤加上黄泥10公斤后化水全池遍洒,可以减轻鱼类浮头。用食盐10~15公斤溶水泼洒,可防治白头白嘴病和车轮虫病。用食盐和小苏打水各50克/立方米水体,可防治松鳞病、水霉病。3.内服法。用于添加在饲料中作为诱食剂,刺激鱼儿食欲增强。但大多数还是用于药饵投喂。治疗肠炎或烂鰓病的药饵中,拌人适量食盐,通常为20-30克/公斤饲料,可提高药饵的治疗效果。每公斤鱼用食盐、大蒜各0.5公斤做成药饵,连喂7天为一疗程,可防治烂鳃病、肠炎等。每公斤草鱼用大蒜头2公斤,先剥去皮、捣烂,再加入10公斤米糠、1公斤面粉、1公斤食盐,搅拌均匀后,每天投喂1次,连用5天,可防治"老三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

代理咨询,水产技术服务事宜,可以联系凯哥团队

苏南、皖南王雨文鲁南、徐州张文重庆、川东李波福建区域李三泰州、扬州刘家和广东区域冯莉其他区域可联系以下人员:李雪威刘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xinyou.net/scgryy/80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