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人不知道蚊子天敌是什么家里放点

如果问妈妈,妨碍宝宝搅屎棍有哪些,相信大多数人脑海中的第一反应估计都是它——蚊子!

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被蚊子咬一下基本没啥大事儿,但是咬到宝宝,一周都不一定能好,而且可能包包越来越大,看了都心疼……

相比起大人,孩子受蚊子「宠幸」的机会更多,叮咬后症状比成人更重!

被蚊子咬后,局部明显反应,又红又肿。还很容易起水泡,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感染。

试问哪个有娃的家长没在深夜抓过蚊子,一把把心酸泪。家长们和蚊子之间的仇简直“不共戴天”。

想要与蚊子对抗,首先我们要了解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蚊子的生命历程。雌蚊在水中产卵,有些种类的卵在水面结成卵块,有些则分散沉入水底。夏季时只需1天,蚊卵就能孵化为幼虫,即孑孓。

孑孓的生活在水中度过,而且它们大概是这个世界上对水质最没要求的生物,无论在干净的或脏的水中,都有不同类型的孑孓生存。

经过四次蜕皮后,孑孓浮到水面化蛹。蚊子的蛹看起来像一个大逗号,可以运动但不可以进食。直到蛹又蜕去外壳,新的身体羽化之时,蚊子的一生才算完成。蚊子从卵长到成虫只需1周左右的时间,羽化后一天,雌雄蚊就能交配。(太震撼了,有没有!!)

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寿命约1个月。在这一个月里,它们会尽可能地吸到足够多的血,产下足够多的后代。雄蚊的寿命则只有一两周的时间,可以与多只雌蚊交配,交配任务完成后就没它们什么事了。

想要不被蚊子咬,尽量避开蚊子出行高峰期

蚊子也有“出行高峰期”

目前,仅国内就存在上百种蚊子,最常见的是库蚊、伊蚊和按蚊。

通常情况下,不同蚊子咬人也“挑时间”:

9点~10点和16点~17点:叮咬人的蚊子主要是伊蚊;

19点~2点和凌晨2点~4点:叮咬人的蚊子主要是淡色库蚊;

21点~22点:叮咬人的蚊子主要是三带喙库蚊;

日落一小时后~黎明前:中华按蚊出来叮吸人血,如在温度升高(2度至25度)和有月光夜晚,吸血活动增加;

凌晨4点至6点:对人的攻击明显的是骚扰阿蚊。

那么蚊子是如何寻找猎物的呢?

家里的蚊子,很可能是我们自己「请蚊入室」的,毕竟它太会搭便车了。

为了找到我们,蚊子练就了多种技能与战术,不论是远程还是近程,都有法可施。

第一招:化学辨别。

人只要呼吸,就会产生二氧化碳。蚊子能通过触须和脚上的「感觉毛」,在离我们5米的地方,探测到二氧化碳的痕迹,然后悄悄接近。

换句话说也就是:你在11楼看电视时,地面的蚊子也可能察觉到你。

第二招:辨色大法。

就像我们有自己喜爱的颜色,蚊子也有。它们普遍喜欢黑色和红色,穿这两种颜色衣服的人也会首先被蚊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xinyou.net/scgrzl/120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