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从一10岁男童患者颅内取出一条长约7.5厘米的裂头蚴寄生虫。医生推测,患者颅内寄生虫感染与其常年饮用生水有关。饮用生水或吃了未经煮熟的青蛙、蛇等肉类,容易导致寄生虫感染,寄生虫可进入血管,并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内生存,引发相关脑病。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男童小飞出现这样的问题,与父母家庭的教育影响较大。在小飞所住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直接饮用从井里取出来的生水,但在我国,饮用水污染严重,经常能见到丝虫等引起的寄生虫疾病。父母应嘱咐孩子拒绝饮用生水。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饮食等其他方面。
衣食住行,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一个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孩子来说则更是重中之重了!“乖孩子,这个有味道,好吃,你快多吃点。”很多家长担心不爱吃饭的孩子长不高。于是,千方百计变换花样吸引孩子多吃东西,那些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就登堂入室了。这些都导致他们过早地加入了肥胖者的行列。
近年,世界儿童肥胖率持续上升,原因不外乎不吃早饭、经常吃零食、偏食、营养过剩、不爱运动、遗传、精神创伤、长时间看电视电脑手机。父母想要孩子健康成长,最需要重视这两个儿童最易发生肥胖的时期。
一个是婴儿期(即1岁以内的孩子),二是学龄初期(即6-8岁儿童)。在婴儿期,孩子活动范围小,吃的食物又营养丰富,加上有的家长给孩子进食不予控制,孩子一哭就给他吃东西。而学龄初期儿童就餐不够规律,且有进食过快的习惯。家长应督促孩子多吃蔬菜多运动,保证定时、定量有规律的进餐,减少脂肪积累。
与肥胖相反,不少家长还烦恼有些孩子不喜欢喝粥。菜呢,不喜欢就干脆吐掉,遇到喜欢的根本不用咀嚼就吞下去。每天的早餐,吃个饭比打一顿都痛苦,时常前一分钟刚吃进去就全吐掉了。其实孩子喜好如此偏激,大多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全方位的营养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而想要孩子拥有良好的饮食习惯,父母应该先以身作则,饭前不吃零食,并鼓励吸引孩子去吃,并时常叮嘱孩子饭前洗手。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净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等。
当然,家长除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应重视饮食卫生。近年来,不少地区都出现了食用毒奶粉、注水肉类导致的中毒饮食安全事故,越来越多的农药残留等饮食安全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家长应该加以学习相关饮食知识,辨别有毒食物,预防食物相克。
不要用方便面代替正餐;不能让孩子吃大量巧克力、甜点冷饮,用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并以此解渴;不宜给孩子多吃营养滋补品;不要过分迷信洋食品,要分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不宜长期食用“精食”,防止儿童过分偏食引起过敏。食物要保持新鲜。不新鲜的食物会引起腹泻、痢疾等疾病,更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导致中毒的食品主要为编制的淀粉食物(如剩米饭),偶尔也由甜点心、乳肉类制品等引起。
因此,每天米饭吃多少煮多少,尽量避免剩饭过夜;食用剩米饭必须加热至摄氏度并持续20分钟以上;各种食品,特别是营养丰富适宜细菌繁殖的乳肉类食品,必须冷藏;要经常打扫环境卫生,保持厨房清洁整齐,并妥善保管食品,使之不被苍蝇、蟑螂及鼠类浸染。
夏季来临,高温不断,会让孩子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导致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家长们除了注意饮食卫生,也要适当为宝宝增加食量,注意水分盐分的流失,保证孩子足够的营养摄入。
为了防止发生和男童类似的惨剧,父母还需注意家庭卫生,食物必须煮熟,少吃生、凉拌食品。定时消灭蚊子等传播疾病的昆虫。在感染寄生虫后,及时就医,尽早治疗康复。
7月14日《智象老严说?微课堂》之《学前孩子究竟该不该识字》将跟您分享以下这些育儿干货,不容错过哦!
01学前不识字是正确的做法吗?
02西方教育不是你狭隘地理解为让孩子玩儿就是先进的西方教育。
03孩子到底有没有识字的内在需求呢?
04中国学前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是这样解读学前识字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