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表示,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寄生虫疾病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尤其严重。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获奖者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Campbell和SatoshiOmura发现了阿维菌素,这种药品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对其他寄生虫疾病也有出色的控制效果。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上述两种研究发现都为人类抵御严重的寄生虫病带来了极大希望,为成千上百万人抵御寄生虫病及改善机体健康带来帮助。
据介绍,屠呦呦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年聘为硕士生导师,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5日晚,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委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及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领导到屠呦呦家探望并表示祝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屠教授的工作是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最辉煌的范例。”首先向屠呦呦教授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屠教授心系人类健康,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她引领团队的同事们长期研究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作为掌握现代医药科学和技术的杰出药学家,屠教授善于从包括中医药典藉在内的人类智慧宝库中发掘有益信息,从前人有关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中得到启发,通过艰苦卓绝的探索,终于用现代提取方法开创性地从青蒿类植物中分离到了有效成份青蒿素,并用严谨的实验证明了其抗疟活性。
屠教授的工作为青蒿素治疗人类疟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并与合作者一起获得了临床试验的成功。屠教授的工作挽救了全球范围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为人类战胜这一重大寄生虫类传染病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也成为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最辉煌的范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学习屠老精神,争取获得更大的成绩。”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振奋,衷心地祝贺屠呦呦首席研究员获得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老师多年艰苦奋斗、执著地进行科学研究,围绕国家需求,克服困难、一丝不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党和政府关心中医药、重视中医药、支持中医药发展取得的结果;是举国体制、针对中医药工作全国一盘棋取得的胜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科学家群体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医药为人类做出的新的贡献。我们一定要积极地学习屠老师的精神,更加勤奋地努力工作,争取获得更大的成绩。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中医的发展一定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屠教授的获奖代表的是评奖委员会对科学领域杰出贡献和创新成就的认同,不分国籍种族,也不分中医西医。但我们分析青蒿素的研究过程,实质上是现代科技对中医素材的一次成功挖掘;所以中医的发展一定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既要传承,更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