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丝虫)
1.生活史:需要两个宿主,一个中间宿主,一个终宿主;(1)在中间宿主蚊体内的发育:当蚊叮吸血中含有微丝蚴者血液时,微丝蚴随血液进入蚊体后发育为腊肠蚴和丝状蚴(2)在终宿主人体内的发育:当感染有丝状蚴的蚊叮人吸血时,丝状蚴即进入人体,在淋巴管和淋巴结内发育为成虫(3)感染阶段:丝状蚴(4)感染方式:媒介昆虫(蚊)叮咬(5)寄生部位:马来布鲁丝虫寄生于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班氏吴策线虫除寄生于浅部淋巴系统外,多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统,以淋巴液为食(6)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2.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1)定义: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的夜多昼少现象(2)班氏微丝蚴为晚10点至次晨2点;马来微丝蚴为晚8点至次晨4点
3.致病:(1)急性期过敏和炎症反应: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丹毒样皮炎(局部皮肤出现一片弥漫性红肿)班氏丝虫还可引起精索炎、附睾炎和睾丸炎(2)丝虫热:丝虫感染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时,多伴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3)慢性期阻塞性病变:象皮肿、睾丸鞘膜积液、乳糜尿、隐性丝虫病(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4.实验诊断:常用厚血膜法查微丝蚴或成虫(与疟原虫比较),由于其夜现周期性,应在晚上10时至2时采血检查
5.流行:班氏吴策线虫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次要为中华按蚊;马来布鲁线虫的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