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时间:年8月29日,下午5点30分
天气情况:22°C,阴晴天
试验作物:菜心、小白菜
防治对象:小菜蛾(吊丝虫)
试验地点:长沙市黄兴镇荣河村
试验参与者:菜农谯老板(负责打药),客户梁军、长沙片区经理李爽、市场部覃雁瑜
试验材料:标定30ml一桶水(两盖子用药量),双孔电动喷雾器。
示范试验在长沙市黄兴镇荣河村谯老板的菜地进行。谯老板种植蔬菜已有20多年,进入秋季主要种植菜心和小白菜,但种菜最让谯老板揪心的是吊丝虫,秋季是吊丝虫的发生高峰,据谯老板介绍,吊丝虫非常难打,国外和国产的产品都不理想,每隔3-4天打一次药,爆发严重时2天一次药,每桶水用药成本达20元。
对此,我们的标定针对吊丝虫展开示范试验!
第一天,谯老板充满期待,但虫还在动。
第二天,割菜时仍见吊丝虫在叶片上,有的还没死,谯老板没有感受到死虫的快感。
直到第三天早上,谯老板兴奋地说吊丝虫已经死亡,并急切地向我们拿药,不管多贵都愿意买。
根据谯老板的描述,标定控制吊丝虫,表现为叶片上无新鲜虫孔和粪便产生。第一、二天,吊丝虫处于中毒状态,并未完全死,而在第三天,我们拨开叶片,看到吊丝虫已变黑僵硬死亡,十分明显。
目前吊丝虫防治困惑:
1、安全性差:吊丝虫繁殖快、抗性强,速效性好的多是高毒高残留产品。
2、有效性降低:国外针对吊丝虫的产品效果已不明显;国内很多产品抗性大,效果不理想。
3、使用不当:为保证效果,打药时习惯加量使用,易产生药害。
总结:标定30ml一桶水,吊丝虫在喷药后24小时身体发黄,行动迟缓,不取食;48小时全身发黄缩小,无新的虫孔和粪便产生;72小时,身体变黑僵硬而死。
技术要领:1、配药不加量,建议加有机硅,效果更佳。2、打药时要喷匀喷透,不重喷(使用量加大易药害)。3、3叶以前的小苗减量使用,标定20ml喷匀喷透。
注意事项:日本华王小白菜、3片真叶以前的小叶菜、结球早期的花椰菜需先试验再推广或降低浓度使用。
小知识:1、吊丝虫白天隐蔽在心叶和叶背取食,幼虫身体呈淡绿色或通绿,不易被发现。2、2龄幼虫取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残留上表皮,形成不整齐的透明斑,呈“开天窗”;3~4龄幼虫暴食,将叶片吃成空洞或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成网状仅残留叶脉;3、幼虫很活跃,遇惊扰即吐丝下坠或假死,但稍待静止片刻又沿线返回叶片上继续取食。4、辨认新虫孔:虫洞周边为黄色则为老虫孔,绿色则为新虫孔。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