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大疫不过三。而这次新冠自年12月爆发以来,已经有3年多时间了,我们究竟什么时候能走出这次疫情,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有史以来,我国记载的瘟疫数不胜数,大大小小的疫情平均每7年就发生1次。
01中国历史记载的主要大型瘟疫
西汉:
王莽天奉三年(16年),“二月大疫,冯茂在句町,士卒死疾疫者十有六七。《后汉书·王莽传》
王莽地皇三年(22年),“大疾疫,死者且半。《后汉书·刘吉传》
王莽新朝爆发的这两次瘟疫,直接断送了西汉王朝的气运,汉朝百姓死亡人口过半。
东汉、三国时期:
建宁二年(年)“疫气流行,死者极众。《千金要方·伤寒》
东汉末年始于灵帝的瘟疫持续时间将近50年,一直持续到三国时期,全国死亡人口5/7,人口从多万激素降到万。规模之大,令人咋舌。就连“建安七子”也有5人死于这次疫情。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瘟疫高峰期。这时期,不仅诞生了道教,还出现了张仲景、华佗、董奉,“建安三大神医”。
隋唐时期:
代宗广德元年(年),江东大疫,「死者过半」。《吊道殣文》
这段时期,以唐中期代宗、德宗二朝和唐末,这两个时期的疫病破坏最大,而隋末和五代时期瘟疫多于战争有关。
宋朝:
绍兴元年(年),“辛亥,六月,浙西大疫,平江府北,流尸无算。(《宋史·五行志》
绍兴二十六年(年)夏,行都(首都临安)又疫,高宗出柴胡制药,活者甚众。”《宋史·五行志》
南北宋时期,像新冠病毒这样的瘟疫,共计爆发了49次之多,平均6.5年发生一次。宋朝瘟疫多发,但由于当时的有效治理措施,虽然当时并没有特效药,但它们终被一一战胜了。
元朝:
(年),“春,绍兴、庆元、召州大疫,死者二万六千余人”;《元史》
(年),“衡州连年大旱,又发疫灾,死者十九”。《元史》
年-年,元武宗至元文宗时期瘟疫频发。据史学界研究,元末瘟疫可能与十四世纪欧亚大陆爆发的“黑死病”疫情有关,这也加剧了元朝的灭亡。
明朝:
崇祯十年(年)以后,山西全境瘟疫大流行“瘟疫盛作,死者过半”。榆林府“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崇祯十六年二月,北京大疫,病名叫“疙瘩病”(腺鼠疫),“大疫,人鬼错杂。
崇祯十六年八月,天津爆发肺鼠疫。
明朝时期以崇祯年间的这次瘟疫记录最为详细,规模也最大,是中国古代史上另一个疫情高峰期。据不完全统计,明朝末年的这场鼠疫,仅华北陕、晋、冀3省死亡人数就至少在千万人以上,当是的北京市死亡人口有1/4,20多万人丧失性命。
清朝:
乾隆三十二年()八月,嘉善大疫。(《清史稿》)
宣统二年东北鼠疫,6万人死亡。
这段时期以乾隆年间和清末宣统年间爆发的两次鼠疫最为严重,乾隆时期,传染病大流行造成“阖家尽毙,无人收殓者”。而宣统时期的鼠疫则造成东北地区很多村庄绝户,是整个20世纪最严重的流行性鼠疫。
民国时期:
年、年、年,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爆发过大规模的霍乱疫情,属于全球性的“第六次霍乱大流行”疫情。
民国的三十八年历史上,天灾人祸横发,几乎“无年不疫”,疫情破坏力巨大,如年发生在北方的霍乱,仅陕西一省就有20多万人死亡。
建国后:
(年-年)亚洲流感:首发贵州,全球万-万人死亡(H2N2)。
(年-年)流脑:首发于广东省阳春县,造成16多万人死亡。
(年-年)香港流感:首发于英属香港,中国大陆疫情严重,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共有万-万人死于该病毒(H3N2),且该病毒是此前H2N2亚洲流感病毒的变种(抗原移型)。
(年代起)乙肝:年代初,大陆乙肝大规模爆发。截至年,每年乙肝导致数十万人死亡,主要由于肝硬化和肝癌。
(年-年)俄国流感:全球约70万人死于H1N1,中国北方城市、苏联西伯利亚地区最早开始流行。
(年-年)SARS:全球人死亡,其中中国人。
(年-年)H1N1流感:全球人死亡,其中中国人。
(年-至今)新冠疫情:全球死亡人数.7万(截至年12月2日)。
02历史上瘟疫的主要种类
人类史上出现的瘟疫种类多样,鼠疫、天花、麻疹、黑死病、腮腺炎、霍乱、淋病、黄热病、疟疾、SARS、流感、艾滋、疟疾、埃博拉,各种病毒层出不穷。其中有许多已经被人类彻底消灭,如:天花、脊髓灰质炎、丝虫病、白喉、疟疾。还有一些已经变成了一种传染性的“慢性病”,如艾滋病。大多数与人类长期共生的病毒已研发出有效的抑制性药物,其影响处于可控范围。
纵观古代历史,人类史也是一部瘟疫史。古代为抗击疫情探索出来的一些措施,对我们现代又有很多借鉴之处。
大疫不过三,“三”并不指具体年月,而是像“三生万物”中意思一样,是不确定的数字。
疫情并不可怕,每一次灾难,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新的考验,我们必将会从灾难中崛起。相信疫情马上就会过去,我们也会很快迎来崭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