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夏天,随着最近气温越来越高,蚊虫也渐渐的多了起来,这让妈妈们又多了一份担忧,因为皮肤非常娇嫩的小宝宝,可是蚊虫特别爱叮咬的对象,冷不丁的就被叮了大包,轻则红肿瘙痒,重则感染溃烂。
且小小的蚊虫,防不胜防,有时妈妈就带宝宝去楼下遛个弯,回家洗澡发现宝宝腿上手臂上连着叮了好多个的大包,很是让人心疼。
有时宝宝在家里自己玩着小玩具,明明没有发现有蚊虫的存在,却还是莫名其妙仍然被叮咬了,而没有自理能力的小宝宝总是忍不住去抓挠,常常这里被抓破皮那里被抓破皮,妈妈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蚊子咬在大人的皮肤上,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红点儿,有点痒,但是咬在孩子的身上,情况就要严重的多了,孩子的皮肤很嫩,对蚊子比较敏感,皮肤的反应会比较明显,一红就是一片。
更烦人的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大人能够安稳入眠,但是孩子却一直被蚊子“照顾”着,被咬了之后就号啕大哭,既影响孩子的睡眠,也影响大人的作息。
为了对付蚊子,我们必须先认识它1、为什么夜晚蚊子嗡嗡叫,开了灯却没声音?
这跟蚊子追踪人类的方式有关系,开着灯的时候,灯光发出的热量会干扰蚊子的热成像感官系统,它只能靠气味,也就是二氧化碳和皮肤气味来寻找人类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蚊子的飞行声音小频率高,只有在它靠近人类头部的时候,才有可能听到它的声音。
那为什么我们在睡觉的时候,老是听到蚊子的声音呢?
这是因为头部的热度比较高,再加上鼻子一直在呼出二氧化碳气体,蚊子的热成像和二氧化碳感受器都会被吸引,
如果盖着被子的话,只有头和颈部露出来,皮肤的气味也会吸引蚊子,所以睡觉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蚊子一直在头顶盘旋飞舞,还发出讨厌的嗡嗡声。
根据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蚊子都会吸血的!
蚊子分公母两性,公的吃斋不吸人血,除了完成上帝赋予的延续子孙后代以外,成日间趴在树草之间吸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而已。
母的则不同,一旦与公蚊子交配之后,腹中蚊卵丛生,那时候就必需吸血其蚊卵才能发育,所以,每当夜幕降临之时,母蚊子们出来找你,不是艳羡你人美体帅,而是出来工作挣口饭吃而已。
母蚊子都是向着二氧化碳的扩散和光的方向找上门来的,所以每到傍晚,家里亮起灯的时候,大多数蚊子就开始进入屋内了。
2、“自由自在、为所欲为”的蚊子,究竟是如何察觉“猎物”的?
曾经有团队做过这么一项实验,有关于蚊子如何找到并瞄准叮咬对象。
在一个通风的隧道里,调查员们记录了一群饥饿的蚊子的运动过程。首先,它们迅速被羽状的二氧化碳(CO2)所吸引,这种气体非常相似于人类的呼吸;然后通过嗅探这种气味,蚊子以此为导向准确追踪到了目标体的聚集区,也就是有人甚至人多的地方。
研究表明,根据距离的远近,蚊子锁定叮咬对象主要依靠三大关键方法:先靠气味,再凭视觉,最后靠目标释放出的热量精准定位。
总结如下研究团队描绘出了蚊子寻找吸血目标的三步骤:
(一)在10~50米的范围内,蚊子主要靠嗅觉感应,尤其迷恋二氧化碳;
(二)一旦被气味所吸引,蚊子就会前往视觉所看到的目标,视觉范围是5~15米;
(三)抵达离目标1米的范围内,蚊子就会依据人类散发出的热量来锁定最终对象。
不得不说,这“三管齐下”找到人类的方法真是“烦人地厉害”。
为什么蚊子爱盯着小宝宝咬?坊间流传,蚊子爱叮咬o型血,蚊子爱叮咬胖人等等,然后各种辟谣,各种科学论证。但是仍旧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结论来说明哪种原因导致某些人“招蚊子”。
但有一条,蚊子爱咬小儿是确切的。
1,宝宝没有反抗能力
小婴儿的皮肤又薄又嫩,而且他们没有“反抗能力”,不会像大人一样,在蚊子飞过来时抬起手轰赶,或直接将蚊子消灭。
这样一来,蚊子靠近宝宝、刺破宝宝皮肤都非常容易,自然成了蚊子“独宠”目标。
2、宝宝的皮肤比较娇嫩
新生儿的皮肤都比较脆弱娇嫩,在被蚊虫叮咬以后也会有很大的反应,蚊虫在叮咬的过程中不会损耗更多的体力,而且还会得到新鲜的血液。所以相对来讲蚊虫更喜欢叮咬又嫩的宝宝。
,宝宝周围的二氧化碳较多
蚊子的“嗅觉”也是比较灵敏的,汗味和二氧化碳的味道,更受蚊子青睐。
小宝宝虽然个头没有成年人大,但他们的新陈代谢活跃,呼吸频率高,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就比较高。
再加上比较好动爱出汗,就用味道给蚊子传递了明显的信号,这就给了蚊子提供了定向追寻的信号。
茫茫人海,蚊子为啥只咬你?很多小伙伴有一个误区,认为蚊子喜欢“B型血”,或者蚊子喜欢“O型血”,然而根据小编调查,蚊子咬人并不会挑血型,它们只对这几类人情有独钟,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1、二氧化碳排放多的你容易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