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预防
刚才看了漳浦论坛的一个帖子《请救救石榴盘龙村谭细梅的儿子林锦鸿小朋友》,心情很是沉重!因为最近几天门诊上班时通过患者了解的一些情况让我感觉到我们在一些疾病的预防工作方面是做得很不够的!这几天,一些在县城学校的住宿生因感冒或者皮肤的问题就诊,就诊时我询问了解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情况:在集体宿舍里,他们都没有使用蚊帐!虽然县城的总体卫生情况比较好,但蚊子肯定是有的!特别是那些令人生畏的“黑脚蚊”基本上每个人都有看到!!经蚊子传播的疾病多达80余种,主要有:(1)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流行区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我国华南,华北,东北地区可见,集中7,8,9三个月发病.它由病毒引起,经蚊传播,临床上发病急,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重型患者病后往往有后遗症。(2)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以发热,皮疹,肌肉和骨关节剧烈酸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主要表现,病死率低;登革出血热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长江以南为多.(3)黄热病:是黄热病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伊蚊传播.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中南美洲,临床特征有发热,剧烈头痛,黄疸,出血,蛋白尿.我国尚未发现本病.(4)疟疾:由按蚊传播,是疟原虫传播引起传染病,夏季两季多见,常年可发病,国内多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可遍布全国,北方地区发病较少.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脾肿大,贫血.临床可分间日疟疾,三日疟疾,恶性疟疾三型.其中恶性疟疾可侵犯内脏,预后不良.(5)丝虫病: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在我国仅有斑氏及巴来丝虫病流行,长江以南地区流行.丝虫寄生在淋巴组织,皮下组织或浆膜腔,引起淋巴管炎症及阻塞,形成象皮肿,腹水等.临床还有丝虫热,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综合征等.(6)黑热病:是由白蛉叮咬而传播的,为内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地方性传染病.因此,灭蚊避蚊是预防蚊媒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最根本方法!
我们在采取改善卫生环境,消灭蚊虫滋生环境同时仍然要注意做好避免被蚊虫叮咬的重要预防措施!其中,放好蚊帐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在此我希望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能尽快及时做好这方面的预防措施!一个几十块的蚊帐或许能避免诸如论坛帖子里因脑膜炎等蚊虫传播疾病引起的极大的健康损害和家庭贫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