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教育和体育局暴雨台风次生灾害预防温馨

受台风“利奇马”影响,我区山区边坡山体含水量超饱和,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可能引发其他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坝等次生灾害,暴雨过后有可能引发各类卫生健康问题。

各学校特别是山区学校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排查重大风险隐患,排查管理漏洞死角,严密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切实做到人员撤离无死角、无盲区,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安全,全力以赴打赢防灾攻坚战。在台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期间尽量不要外出,要远离山区、道路低洼地段、高空坠物等危险区域。如果在山区遇到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时要,千万不要和灾害体前相同方向跑,而是垂直泥石流和滑坡、崩塌体方向的两侧逃离,加强自身保护,并尽快报告当地政府进行抢险救灾。

台风暴雨后,各学校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普及各类安全防护知识,要求广大师生树立超前防范意识,多措并举,优化环境,严防疾病,注意饮食卫生,严防各类疾病,确保健康安全。

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次生灾害的隐蔽性和滞后性,充分考虑到防范前期强降雨的叠加效应影响,要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特别是台风暴雨过后48小时之内要继续保持巡查排查力度,即查即治,确保不出现任何重大事故和损失。

暴雨台风后健康

防护注意事项

1

注意饮用水卫生。

洪水中含有大量的泥土、腐败动植物碎屑、细菌或寄生虫,即使用肉眼看起来很干净的河水、山涧水、井水、泉水或湖水,也有可能已被动物粪便、有机或有毒化学物质等污染,直接饮用非常危险。因此,应尽量做到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或经漂白粉等处理过的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只饮用瓶装水和桶装水。在因缺少干净饮用水而不得不饮用环境水的情况下,必须按照说明书标明的比例,用明矾和漂白粉(精片)澄清、消毒,至少煮沸5分钟后,方可饮用。

2

注意食品卫生。

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用腐败变质或不洁食物易引起痢疾、伤寒、甲肝、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动物肉类腐败变质后产生的肉毒素等会严重威胁生命,切忌食用。因此,要注意做到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来历不明的禽畜可能死于传染病,不可加工食用,最好深埋处理。扁豆等豆类需炒熟煮透后食用,不可食用发芽的土豆,不可自采野生蘑菇等食用,以免引起食物中毒,危及生命。

3

注意环境卫生。

洪水过后,环境中的垃圾较多,应尽快清理,集中堆放,避免污染水体。随地大小便不仅会污染水源,还可能造成苍蝇大量孳生,传播甲肝、痢疾、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因此,一定要注意不随地大小便,也不要随意丢弃垃圾。

4

注意预防皮肤疾病。

人体皮肤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会引起皮肤溃烂、感染等严重后果。因此,要注意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溃烂和皮肤病。下水劳动时,应每隔1~2小时出水休息一次。

5

注意做好防蝇防鼠灭蚊。

苍蝇是甲肝、霍乱、伤寒、痢疾等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老鼠体内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钩端螺旋体和鼠疫杆菌等病原体,蚊子是乙脑、疟疾、登革热、丝虫病、黄热病等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在洪涝灾害中,人与蚊蝇鼠等接触的机会增多,易导致虫媒传染病流行。因此,政府和公众都应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加强病媒杀灭工作。室内可用苍蝇拍灭蝇,食物应用防蝇罩遮盖。可使用粘杀、捕杀等方法灭鼠,发现老鼠异常增多的情况需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应使用驱蚊驱避剂、蚊帐等防蚊,外出穿长袖衣裤。

6

注意个人卫生。

手是人体接触外界环境最多的器官,传染病也极易通过用手触摸食物、揉眼、抠鼻孔等传播,经手传播的传染病包括甲肝、痢疾、霍乱、伤寒、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红眼病”等皮肤黏膜性疾病,以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用香皂、洗手液、流动水正确洗手可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共用毛巾、手帕等个人用品会引起皮肤黏膜性传染病的传播流行,要经常消毒,一人一巾。因此,大家要注意勤洗手,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

7

注意发病及时就医。

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要尽快就医,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发热、呕吐、腹泻和皮疹可能是严重传染病的早期信号,洪涝灾害期间,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尽快就医。

8

注意保持乐观心态。

人在洪涝灾害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严重的会引起心理疾病。任何灾难最终都会过去,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积极应对,保持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xinyou.net/scgrzz/51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