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丝虫疾病动物的发病率和病生理特征您了解多少?
答?:心丝虫疾病在美国很流行,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犬猫,不分年龄、环境和性别。该疾病是由心丝虫寄生导致,可通过蚊子叮咬在犬之间传播(幼虫阶段),并在5-6个月内发育成成虫,寄生在心脏和肺血管中,诱发大、小肺动脉内皮和肌内膜增厚。
内皮下胶原蛋白和心丝虫刺激的炎性介质反应可导致内皮细胞增殖以及动脉管腔表面绒毛样突起;动脉血管扩张;心丝虫阻塞造成的肺血管阻力增加,是PHT的根本原因。PHT严重程度由轻微到严重不等,发展严重时会导致右心室压力过载,爆发性的心丝虫最终会导致右心衰。死亡的心丝虫或虫体碎片可导致肺栓塞和严重的通气/灌注不匹配,也可能看到炎症介导的间质型肺水肿和慢性炎症导致的肺实质疾病(以肺纤维化为特征)。
心丝虫疾病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心肺中虫体的数量。早期和轻度感染的时候可能没有可识别的临床症状;然而在中度感染时犬通常表现为运动不耐受、咳嗽和肺音异常;严重时动物可能会出现心、肺、肝或肾功能不全相关的表现,包括咳嗽、运动不耐受、呼吸困难、肝肿大、晕厥、腹水、心杂音、右心衰症状和/或急性死亡;重症病例甚至会出现低氧血症、肺血栓栓塞、弥散内血管内凝血、咯血或过敏反应。实验室检查时,轻度感染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严重感染可能会出现由腔静脉综合征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和贫血,以及因低氧血症和灌注减少导致的器官损害迹象。
腔静脉综合征是危及生命的晚期心丝虫疾病,其特征是成虫堆积伴随严重三尖瓣反流、心输出量减少、血管内溶血、明显的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临床症状主要是因为心丝虫在右心室和三尖瓣的急性积聚,导致严重心室功能异常和三尖瓣功能不全。通常情况下,心丝虫不会侵犯右心室,它们会随血液流动迅速进入肺动脉,但当血流量减少时(中度到严重的PHT、大量虫体、心输出量突然减少)心丝虫可能会退回到右心室,导致腔静脉综合征。
猫的心丝虫疾病要少见得多,可能表现为轻度咳嗽、心杂音、心律失常、肺音异常、哮喘症状等。犬猫心丝虫的诊断需结合抗原抗体检测。
问?:心丝虫疾病动物手术的麻醉考量?
答?:麻醉方案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轻中度感染的犬,麻醉方案不限制,没有最优也没有禁忌。麻醉管理同所有其他麻醉动物一样,监测血压、血氧、ECG等,评估动物的稳定性,纠正并发症。
中重度感染的动物,特别是因心输出量减少而存在腔静脉综合征风险的动物,强烈建议优化麻醉方案并维持心输出量,最小化心脏功能和灌注的改变。
对于心力衰竭或腔静脉综合征的动物,选择对心输出量影响最小的且容易治疗的麻醉方案。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全身麻醉,首选局部麻醉/镇痛,规避风险。
无论是单独镇静还是作为全身麻醉的麻醉前用药,阿片类药物和苯二氮卓类药物都是首选。α-2激动剂的禁用于存在腔静脉综合征或成虫数量多的动物(心输出量严重减少)。乙酰丙嗪慎用。
依托咪酯或芬太尼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使用对心肌收缩力和SVR的影响最小,是理想的诱导麻醉药物。但阿片剂量可能会导致HR降低和通气抑制,需要控制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除了基本的监护外,强烈建议对重症动物进行侵入性监测。有创动脉压监测可提供准确、连续的血压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可有效的评估通气/灌注不匹配,帮助诊断肺血栓栓塞。如果动脉留置针留置失败,可用多普勒血压计作为替代。
对于有右心衰迹象的动物,麻醉管理见后续推文。
——END——
Reference
《CanineandFelineAnesthesiaandCo-ExistingDisease》
星标一下再走呗!Shirley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