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又称布鲁氏菌,该菌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这种病不仅一般的群众不了解,绝大多数的临床医生亦了解不深,常常导致误诊误治,延误病情。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怪病”。
“躲”到细胞内兴风作浪
布氏杆菌跟其他常见的细菌不一样,是“三无人员”,无鞭毛、无芽孢、无荚膜。布氏杆菌比其他细菌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兼性细胞内寄生菌。
一般细菌会被人体的免疫细胞攻击、消灭,而布氏杆菌能躲到人体自身的细胞内,从而躲避免疫细胞攻击,导致持续的感染。
“替罪羊”真真名副其实
布病是人兽共患性疾病。布氏杆菌可引起大量的动物感染(主要是牛、羊、猪等),人体主要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其食物制品而感染。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布鲁氏菌属分为6个种,20种生物型,临床上引起人体感染的主要是羊种布鲁氏菌,其致病力也是最强的。
发病率“逆势”增高倍
在我国,布鲁氏菌病年全国新发病例数仅有例,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传染性疾病大幅度减少,脊髓灰质炎、丝虫病、白喉等几乎销声匿迹,然而,布鲁氏菌病这位竟能一路“逆袭”,在上世纪90年代后疫情出现反弹,并在年后发病数快速上升。年全国布鲁氏菌病新发病例高达例,较年增长接近倍。
随着疾病防控的加强,近几年的发病数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很高的水平。
病原学特点
布氏菌属的细菌是一组微小的球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宽0.3~0.6μ,长0.6~1.5μ。无芽胞、无鞭毛、不形成荚膜。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柯兹罗夫染色呈红色,其他菌为绿色。布氏菌生长繁殖对营养要求较高,生长缓慢,分裂一次时间约~分钟。生长最适温度为37℃。
经对布氏菌的生理生化等多方面鉴定,将布氏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羊种菌(3个型)、牛种菌(8个型)、猪种菌(5个型)、犬种菌、绵羊附睾种菌及沙林鼠种菌各一个型。传染性疾病具备的三个条件
1、传染源:主要的传染源为羊、牛等牲畜。2、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消化道,如喝生牛奶或做饭过程中生熟案板不分,以及呼吸道吸入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传播3种。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从事相关职业人员(如牧民、兽医、屠宰加工行业)感染率较高。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一般情况下潜伏期1~3周,平均为2周。个别病例潜伏期长达1年之久。(二)前驱期:目前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少数起病急骤,一般类似感冒。(三)主要症状1.发热: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常伴有寒战、头痛等症状,可见于各期患者。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低热和不规则热型,且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2.多汗:急性期病例出汗尤重,可湿透衣裤、被褥。3.肌肉和关节疼痛:为全身肌肉和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疼痛。部分慢性期病例还可有脊柱(腰椎为主)受累,表现为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4.乏力:几乎全部病例都有此表现。5.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急性期病例。6.其他: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少数病例可有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无布病省份彻底“归零”
除了发病数量在上升外,布病疫情的范围也在扩大,涉及全国上千县区。根据《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全国分为三类区域:
一类地区:人间报告发病率超过十万分之一或畜间疫情未控制县数占总县数30%以上的省份(直辖市)有15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二类地区:人间报告发病率低于或等于十万分之一或畜间疫情未控制县数占总县数30%以下的省份(直辖市)有15个省份。
三类地区:无本地疫情报告省份,仅有海南省。然而,近年来在海南省也有人感染布氏菌病的个案报道。
奶、肉、奶酪成“重灾区”
布氏杆菌主要通过患病的动物或其相应的制品(例如皮毛、未经消毒的奶或奶酪、未充分煮熟的肉类或生肉等)传染人。
某奶牛场曾提供了份奶牛抗凝血以及份奶,抗凝血分离出布氏杆菌的出菌率接近四分之一(24.3%),牛奶出菌率更是超过一半。
布鲁氏菌在8℃的牛奶中可存活2天,在冻肉中可存活长达3周,在山羊奶酪中的存活时间甚至可达3个月。
布氏杆菌的传播途径也是多样的,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的皮肤或黏膜等多种途径侵入人体。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不应食用生的乳制品,生乳必须煮沸或者经过巴氏杀菌才能食用;
购买正规渠道的肉制品,同时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
对于可能接触到患病动物的人员,例如屠宰场工作人员、牧民、奶工等,应当穿戴好手套及口罩,避免通过接触或者呼吸道感染布氏杆菌;
患有布病的哺乳期女性,还要记得停止母乳喂养哦!
“神出鬼没”让确诊很困难
患者感染布氏杆菌后,可表现为急性布鲁氏菌病及慢性布鲁氏菌病。
急性布病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发热、关节痛以及大汗,然而该病还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包括肌痛、腰痛、体重减轻、疲劳、乏力、头痛、头晕、抑郁和厌食等,亦可能影响全身多个器官脏器,包括骨关节(脊柱炎较为常见)、泌尿生殖系统(睾丸炎最常见)、神经系统、肺部等。
由于临床表现多样,而且无特异性,因此容易引起误诊误治。患者可能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睾丸炎、肝炎、风湿热等各种疾病。
有报道,急性布鲁氏菌病误诊率接近三分之一,而慢性布鲁氏菌病误诊率接近四分之一。
单一抗生素难以“降服”
很多时候,即使不知道感染的具体是什么细菌,但使用广谱抗生素之后,“苍蝇老虎一起打”,很多致病菌都会被一网打尽。但是,这招儿对布氏杆菌却不灵。
临床上对于布氏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方案以及疗程均很有讲究。一种抗生素是不行的,往往需要两到三种;一两周的疗程是不行的,起码需要6周,甚至数月之长。
布鲁氏菌病带来的疾病负担是沉重的,而且容易导致误诊误治。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普通百姓,均应对该病保持足够重视,才能更好地防病、治病。
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关于防治布病的宣传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1)人感染布病是来自于染疫的家畜,尤其是羊、牛、猪等。主要传播因子是流产物、乳、肉、内脏、皮毛等。(2)布病是可以预防的,而且是可以自愈和治愈的,增强信心。(3)宣传对象主要是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一些职业人群及疫区和牧区的居民,如兽医、放牧员、饲养员、屠宰工、挤奶工及乳肉加工人员等。(4)宣传教育应与畜牧业发展及脱贫致富结合起来。2.检疫淘汰疫畜、隔离疫畜培养健康畜,以及畜群免疫接种等是预防布病的重要措施。职业人员如何做好防控
1.认识危害,做好个人防护。职业人群要充分认识布病危害,要积极学习布病防治知识,在日常工作中穿戴工作服、橡胶手套、围裙、帽子、口罩和胶靴等个人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从事疫苗和诊断制品生产及布病防治科研等职业人群必须穿戴一次性连体防护服、鞋套、N95口罩、乳胶手套、一次性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必要时戴护目镜。2.规范操作,养成良好习惯。各类职业人群要正确选用和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职业人员防护安全有效。在工作场所做好对病畜排泄物和流产物,死畜及其肉、内脏和皮毛及工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确保各类污染物无传染性。工作结束后做好工作场所和器具及个人消毒。布氏杆菌致“怪病”
症状多变真要命
慧眼辨证防误诊
规范治疗最要紧
大家都在看
!医致最爱...
医师区域化注册!
医疗广告管理办法
如何书写超声报告
如何提交机构注册申请
必看!医师区域化注册!
医师忘记密码如何找回?
护士如何完成电子化注册
您有一条待延续注册通知!
全国医生迎来区域注册制!
您有一条待延续注册通知!
护士如何申请首次注册业务
医师个人如何找回账号密码?
护士个人如何找回账号密码?
义诊虽好,但不能随意开展!
最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标识图集
重磅!医生违章管理办法来了
手把手教您网上办理护士变更!
医师通过绑定的邮箱找回密码!
看这里!史上最全医师变更步骤
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如何申请业务
护士个人如何进行电子化账户注册?
医师个人如何进行电子化账户注册?
还没有进行护士电子化账户注册吗?
医师多执业机构备案,您学会了吗?
医疗废弃物与污水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医师如何为电子证照的申领做好准备?
护士如何为电子证照的申领做好准备?
医师如何通过执业机构找回账号密码?
医疗废物如何处置?看完视频全明白了
医师个人注册账户信息后如何激活账户
5.17世界高血压日丨健康血压,健康人生
各科室医生告白,总有一款适合你!
读完这篇文章,轻松办理护士首次注册!
浅析行政处罚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的适用
医疗机构如何为电子证照的申领做好准备?
医师手机、邮箱均未验证,怎样找回账户密码?
新技能!您可以在小程序中进入电子化系统啦!
8月全国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证照正式启动!
卫生部《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
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主诊医师不在,执业医师能单独开展医疗美容?不可以!
如何下载医师、护士、医疗机构三个机构端系统安装包?
医师护士可以直接在民科微服务小程序中进入电子化系统啦!
医师执业范围︱《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
一起乡村医生在城区诊所执业被行政处罚引起行政诉讼案的分析和思考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医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