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产品,伪技术异端邪说

刘文斌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01215/8498248.html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民间风俗传统到了这一日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了。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

说到碳,和两年前谈到硅一样,开始很多人是不相信的。硅,是什么?石头岩石,不就是硅石硅酸盐组成的吗?有什么用。结果施用硅肥后,大家都惊讶了。硅可以提高植物茎秆的硬度,增加害虫取食和消化的难度。很明显的抗倒伏抗病虫害,还减轻粮食中的重金属超标的问题。

吡唑醚菌酯群的专家们聚集在一起侃侃而谈,其实很多人不懂吡唑醚菌酯,就知道说自己的药好营销思路好。吡唑醚菌酯其实存在很多缺陷的,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改善。农民是用脚来投票,你的农药行与不行,就看回头率。如果我说我是用吡唑醚菌酯打细菌的,在群里一会儿可能就让人踢出去了。如果我提出几瓶杀虫双把飞虱打死,肯定很多人说会我是神经病。吊丝虫,我想了一下,就用面粉吧。嗯,这个人是来捣乱的,管理员在哪儿呢?踢。

学校的正规教育,复制出来的人才,失去了质疑权威的力量,也缺少了想像力。过于相信科学本身就是一种迷信,以为书本上一定是对的,不同的看法当成是异端邪说。书本上这么说,标签上也这么说,什么碱性农药不能和酸性的混用。我每年都用波尔多液,还特意加一种是书上叮嘱不能混用的酸性农药。用了十多年,效果特别好,不增加毒性,不造成药害,能做到杀菌杀螨两不误。

我所知道的田间管理上的高手,几乎没有一个读过大学。文化是意识形态,也不是绝对排他的。不能用自己的看法决定别人。医院烫伤科,花几个月都好不了我的小外甥伤口化脓,结果我们农场那儿的生产队长,用了个鸭蛋加白粉,几天就搞定。那种鸭蛋,颜色绿一点的新鲜的就行,白粉,我去查了一下古医学书,好像是百草霜,但百草霜是黑色的呀。小孩子的皮肤病,有一些长辈直接用热鸡蛋烫皮肤,也能治好,不知道是舍原理啥科学理论。大自然中的许多奥密,我们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和掌握精通医学理论的人争论,无法和对方讲得清楚。

10多年以前,我们的桔子树,是30年以上的寿命,自从有了化肥,平均不超过15年,还得了各种黄化病。当年农场有温州蜜桔,我们站在枝条上采摘,枝条上还放一筐桔子(能承受斤以上的重量)。你想像一下,一株果树能摘下多少桔子?柑桔自从用上了化肥后,平均产量和质量反而倒退了,十多年树龄就掉光叶子死了。花生在我们当地,以前只施点农家肥草木灰,产量并不低。自从用了复合肥后,什么重茬病,根腐病,白绢病一年比一年多。我总结一下,前几年的花生增产,是品种的优化结果,而不是化肥起的作用。化肥只是暂时的让品种基因强势表达,最后还是要回归本质的。因为化肥打破了土壤的微生态平衡,花生无法通过与根瘤菌的共生起固氮作用,解决问题的结果最终还是要改良调理土壤。(没文化,大概是这个意思)

20年前,螨类方面特别是南方芸香科果树上的红蜘蛛,基本不用农药,是一种次要的害虫(那时候最主要是鳞翅目凤蝶的幼虫吃掉新叶子),螨类虽然繁殖力强但很弱小,只需用水冲刷就可以少20%。在尽量不使用铜制剂的情况下,尽量不使用除草剂的情况下,果园内生草,保持良好的小环境。降低树液浓度,螨类发生是缓慢的。你经常化学农药杀螨,抗性强的螨依旧残存,最后你只好轮换用药保持螨虫不暴发。很多人还在寻找好药杀螨,不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知识,都是错误的。

杀虫是最小儿科的事情,在水稻上提前用药只需要1元钱成本,可以搞定钻心虫和飞虱,再加点苯醚.丙环唑和三环唑,一亩地喷雾二桶水只需6元(进货成本)。一亩地水稻一季的成本不超过15元。想不通吧?所以你读了那么多书,你牛什么牛!你那点水平,哥看不起。

一句话:很多人的学问,都是各种错误叠加在一起。

我们也许是一种吃菜的虫而已,心安理得的对大白菜说:不吃你,我吃谁?

网友论答      拍砖者:温泽泽    

真不好意思,我正好是大学毕业的,学的农学,不过也不能说是科班出身,因为学习成绩确实不怎么样,但是呢,我不自量力,有些兴趣来驳一驳飞红。。。“说道碳”,说实话,看完了也没见你说到碳。硅,在大学学习的时候老师说过这个东西,说可以增加细胞壁的强度,对禾本科作物很有用,除此之外的也没有多说,至于对其他作物怎么样,我觉得可以看看别人发表的一些论文。所以第一段关于硅,飞红说有些人似乎发出了难以置信的疑问,应该不是科班的人发出来的。

第二段关于吡唑,不知道飞红是怎么用吡唑打细菌的?是预防,还是治疗,是对所有作物吗?如果是真的,我猜想的原因是吡唑有健壮植株长势的保健作用,谁都知道身体健壮抗病性自然强,这个在吡唑群里大家也都说过。还有用面粉打吊丝虫,如果真能大面积使用,原因无非是面粉堵住了昆虫的气门,最后窒息死亡,原理都很简单。

“学校的正规教育,复制出来的人才,失去了质疑权威的力量,也缺少了想像力。”说的这么绝对,这句话我能不能理解成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学校里面老师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过于相信科学,本身就是一种迷信”,套用这句话,那么过于相信一个人一件事,也是迷信。。。不过我还要说一些,因为有人相信科学,所以在全国都在迷信气功大师的时候,很多气功大师倒了,王林倒了。还有用波尔多液和某种酸性农药混用没出问题,波尔多液是哪个商品名,是工艺很好的络合态吗?同样也可以说出某酸性农药是什么,商品名是什么?我觉得不要故弄玄虚,把什么事情都推向冥冥,说的这么玄,就没法好好玩耍了。我觉得这个事情用科学还是比较好解释的。

第四段中,飞红说的例子可能是真的,我也同意”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奥秘“,我觉得应该很多人都会这么觉得吧。但是不能因为有着很多奥秘,就不去探究吧,现代医学用科学的手段去探索,而且正是现代医学极大地减少了人的疾病,提高了人类的寿命和生活质量。用这几个例子,我觉得应该不是在否定现代医学吧,也不是在否定这些科班学医的人吧。

第五段中,用了化肥,很多作物出了问题,就把这个原因归咎于”化肥“,就好像有人吃盐吃死了,结果是可能神经病发作拿着一斤的盐,当饭吃了(文化水平不高,意思表达到了就行了,可能有些夸张了哈),所以这不是科学的逻辑方法。有人用无土栽培产量高的很。作者在这段巧妙的用了一个”平均产量“,也巧妙的举了一个花生的例子。

第六第七段,不知道飞红用的是不是科学的分析方法在分析自己的操作。至于“所以你读了那么多书,你牛什么牛!你那点水平,哥看不起。”对于一些人的自我催眠,我也看不起,你技术牛,你好好说呗,非要故弄玄虚?我佩服那些在的作物群里给大家讲课的大学老师和研究所的老师们,他们现在是无偿讲课的,我约他们讲课的时候,他们都是很乐意的,有些老师更是说对于技术没有什么保留的,大家相互学习,让更多的老师来讲,让我也学学。

一句话:很多人自恃自己的经验,甚至藐视科学,只不过一个劲地在证明自己的无知。

最后一段话恕我文学素养不是很高,不知道说的有啥意思?不过见飞红的很多文章末尾都有这段话,可能是他从小的座右铭,或者是什么伟大的人生理想吧,或者单单是处女座的强迫症?乱猜的,哈哈!

最后还有,文中的那个配图挺萌,点个赞,这个是《翡翠森林》里的主人公,在这部电影里,狼和羊是朋友。

      作者答复    

吡唑打细菌是这个原因。因为我在显微镜下(你看我的科学手段蛮先进的),观察到那叶脉边上组织叫什么来着,我也不知道是个啥。反正镜头下像南方屋顶上盖的瓦片一样,使用药后变得更小和紧密了。叶片含水量更低(这个好办,用手搓,用东西榨汁对比。反正细菌不喜欢那么牢固和硬朗的东西,这完全不适合它的生存条件。细菌在适合的环境才能大量繁殖,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是防病是关键。(累死我了,这种专业知识从没学过)

波尔多液是自己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的,不是美国仙农的。日本农业技术比国内先进,但在80年代到90年代用在温州蜜桔上杀疮痂病菌普遍是用这种自己配制的土农药,目前不知道情况怎样。另外一种酸性农药,前几年已经禁用了,我也懒得解释。

用无土栽培这种特殊的例子是无法说服别人的,因为大多数种植都建立在土壤上,而施用化肥打破了土壤中的生态平衡。如果不急近功利的话,多数作物完全可以不施化肥达到高产。利用好有机肥,种植紫云英等作物,根本不用下化肥。你比我多读了那么多年书,相信一定能理解这个内容。

你读了那么多书,你牛什么牛!你那点水平,哥看不起。......指的是那种忽悠人的没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如果不对号入座,可以置之不理。不管是无偿讲课的还是有偿讲课的,我都在听,我保持谦虚的态度学习。更不敢随便看不起别人,因为我初中毕业证都没有,老师觉得我成绩太差了,没必要给我。

狼和羊只有童话中才能在一起,实践中相处羊只能活一天。

责任编辑:莫问芳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xinyou.net/scgrzz/64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