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诱蚊,神器抓蚊,这是一群ldquo

北京白癜风防治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每逢夏天

人们对蚊虫唯恐避之不及,

却有这么一群人,

为了接近蚊子、捕捉蚊子

绞尽脑汁,甘当诱饵。他们,就是“职业抓蚊人”——福州疾控传染病防控科研究蚊子的工作者们。

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

为福州市民织起了一张无形而科学缜密的健康防护网。

他们常常出没在蚊虫最多的地方,或撩起裤管露着小腿引诱蚊子,或挥舞自创的捕蚊网抓捕蚊子,或是在特别的“蚊帐”里坐等蚊子“上钩”。

他们要定期掌握蚊群的分布地域,明确蚊子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为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产生的变化,以便为疫情预警提供重要情报。

“职业捉蚊人”最忙的季节8月的一天,经历一场大雨后的福州,天气晴好。这种让人觉得舒服的天气,在传染病防控科黄春文副主任技师看来,也是蚊子最爱的气候。黄春文四十出头,是福州疾控捕蚊高手队伍中的高手。

他毕业于厦门大学,学的本是微生物专业,从年开始和蚊子打上了交道。他不仅是蚊子专家,还喜欢搞一些小发明,其中几项发明已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比如抓捕成蚊的防逃逸捕蚊网。他还研究出了抓捕蚊子幼虫——孑孓的利器。

黄春文说——

在我国,蚊子是登革热、乙脑、疟疾、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抓蚊子就是为了掌握各种蚊子的活动规律及季节消长情况,通过数据可以判断疾病传播的可能性,做好防范。

每年8月-10月,是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发病高峰,有疫情时,传染病防控科的‘职业抓蚊人’都要轮流下基层抓白纹伊蚊,带着它进实验室,检查其是否感染登革病毒。没疫情时,就定期捕蚊,了解白纹伊蚊的季节消长。

一般,他是这样抓蚊子的。观察四周后,选择一处墙角草丛处,拿着捕蚊网以身“诱蚊”。站定后一动不动,偶尔才轻轻挥舞捕蚊网,不一会儿,几只成蚊就落了网。

当然,传染病防控科中,人人都是抓蚊高手。

黄春文与科室同事主要负责监测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所以抓的主要是伊蚊。而刘必端、廖强冰、蓝雪梅则负责监测疟疾,专盯按蚊。

白纹伊蚊按蚊支帐“人诱”通宵达旦抓蚊

抓蚊子的方法有很多。黄春文说:“最初是很直接的人诱法,后来有了双层叠帐法,现在也用自己发明的器械来抓。”

人诱法

在蚊虫多的地方,拉开裤管露出小腿,把人当做诱饵吸引蚊子。一旦发现蚊子停落腿上,趁其还没叮咬,便要悄悄用吸蚊器把蚊子吸进去。

叠账法

国家推行双层叠帐法,就是在空地支起一个双层蚊帐,里面一层蚊帐垂到地面,外面一层短一些,蚊子可以飞入外层蚊帐,但进不了里层。

抓蚊子时,要两个人配合,一个坐在内层把裤腿卷到接近膝盖处以“身”诱蚊,另一人做好防护,在外层用吸蚊器吸住飞入的蚊子。

抓蚊子之前,要了解蚊子的特点。比如白纹伊蚊喜欢白天活动,绿化好的地方就有它们的存在,黄春文只要下午出动,找好位置,在市区也能抓到。

而监测疟疾的刘必端、廖强冰、蓝雪梅,则要在野外露宿,因为按蚊喜欢晚上活动,在农村常见,所以每年8月开始,他们就要在水稻田边支起双叠帐,并且到农家租头牛做诱饵。

“人味儿是最佳引诱剂。”刘必端副主任医师说。在野外,他们一般都要熬夜,守到凌晨三四点是常事,甚至是通宵达旦。

人诱法

牛诱法

通宵达旦

15分钟抓只一眼辨雌雄

最多的一次,黄春文用了15分钟抓到了超过只的蚊子。他说:“抓蚊子要避风遮阴,要到潮湿处,比如靠墙的绿化带、有积水的地方,蚊虫就多。”为了抓蚊子,他和同事们养成了“奇怪”的习惯,看到人家挖水沟,就爱凑近看,还经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xinyou.net/scgrzz/69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