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疫情来临,如何科学防控至关重要。那么你对传染病的知识又了解多少呢?
权威
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1)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3)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值得注意的是: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
什么是鼠疫?
公告一
(1)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死率最高可达%。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它既可以通过染疫动物传染,也可通过病人传播。医学上人将鼠疫分为腺鼠疫(全球最常见)、败血型鼠疫、肺鼠疫等不同类型,其中以肺鼠疫对人类的危害最大。其他型鼠疫患者随病情的发展可转化为肺鼠疫。肺鼠疫患者如发现不及时,短时间内可死亡。更为严重的是,鼠疫菌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若防控措施不力造成群体性流行,引发重大、甚至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公共安全带来强烈的社会动荡。这是鼠疫不同于其他传染病的显著特征。鼠疫在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
公告二
我国有19个省区有动物鼠疫存在,主要在西北(甘肃、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等),西南(云南,贵州,广西等)等区域。疫源地的传染源包括动物与患者,主要宿主动物包括啮齿类动物(旱獭,沙鼠、黄鼠、家鼠等),食肉动物(犬、狐狸、狼等),绵羊,黄羊,牦牛等动物。疫区的鼠疫主要通过带菌跳蚤的叮咬,接触受染动物(剥食病死动物等),或吸入带菌的飞沫感染。人对鼠疫普遍易感,没有天然免疫力,在流行病学上表现出的差异与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和频次相关。
(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
2
什么是霍乱?
公告一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治疗不及时病死率极高。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腹泻、呕吐,可引起严重脱水,甚至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急性肾衰竭等。病人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主要传染源。中、重型病人排菌量大、传染性强,轻型病人、隐性感染者、潜伏期、恢复期带菌者不易被发现,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与隔离,因而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公告二
①我国霍乱流行地区主要为沿海地区,发病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有明显的夏秋季节发病升高,以7至10月居多。霍乱传播途径是通过消化道传播。霍乱弧菌可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等途径传播,其中经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因水源极易被病人泻吐物所污染,且霍乱弧菌在水中存活时间较长,易感者既可因直接饮用污染的生水而感染,也可通过水对食物、餐具的污染而感染,所以经水传播的霍乱常呈暴发流行。
②霍乱的治疗原则包括严格隔离、补液、抗菌和对症治疗。隔离病人应按甲类传染病进行接触隔离,及时上报疫情。疑似病人也应上报疫情,同时做好消毒、隔离措施。而且遵医嘱进行补液治疗,是抢救霍乱病人的关键。
(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
人类虽然已经与传染病抗争多年,但它从未被彻底消灭,仍然对人类的健康具有威胁,要想彻底消灭,仍任重道远。从我做起,严防严控严护,打好每一场生命战“疫”,是我们从始至终的责任……
END
文章〡蒋祎
编辑〡秦彩霞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