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公布的年12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显示,上月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例,其中人感染H7N9发病14例,死亡3例。
01安徽12月感染H7N9发病14例,死亡3例
上月,安徽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中除新生儿破伤风、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
其余17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例,死亡33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痢疾,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44%。
丙类传染病中除丝虫病、麻风病、黑热病、包虫病、无发病和死亡报告外,共报告7种例,死亡1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5.68%。
冬季天气寒冷,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炎和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易发,近期我省也有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省卫计委提醒广大居民,注意御寒保暖,采取正确的取暖方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尽量远离活禽,戴手套挑选鸡蛋,烹饪时煮熟、煮透。
02专家解读
H7N9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或直接接触病毒感染。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是该病的高危人群。
H7N9的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发病后,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
03专家支招
由于携带H7N9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污染的物品和环境是主要传染源,因此要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所以现杀现烧不可取。
那么,想吃鸡、鸭等家禽怎么办呢?
可以到正规的超市或农贸市场购买经正规部门检疫确认是安全的冷鲜禽类产品,其实冷鲜产品一样美味哒!
至于食用冷鲜鸡肉,只要经过高温加热、充分煮熟煮透,是不会染上病毒的。鸡蛋煮沸5~10分钟后,可以完全杀灭流感病毒,炒蛋、荷包蛋等也要烧熟烧透。需要注意的是,六七分熟的鸡排、带血丝的白切鸡等未完全熟透的家禽最好不要食用哦!
这些防范措施一定要做到:
?避免接触禽类。避免与鸡、鸭等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外出游玩在野外发现生病或死亡的野鸟,不要轻易接触,应及时报告所在地区的野生动物(林业)管理部门。
?选择冷鲜产品。试着改变一下饮食和消费习惯,现杀现烧的确美味,但是冷鲜产品,例如“杀白鸡”也一样可口,大家在购买禽类产品时,可以选择到正规的销售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冷鲜产品。
?饭菜烧熟煮透。做饭做菜时,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清洗和加工肉类、禽蛋类产品,如果皮肤有破损可以戴手套,清洗加工完以后要洗净双手。鸡、鸭等肉类、肉制品以及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后再吃。
?做好个人防护。家禽养殖、销售、宰杀人员在接触禽类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口罩、穿工作服),接触后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发现病、死禽要及时报告动物卫生管理部门,以妥善处理。
?及时科学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者到过活禽市场等情况,以便医生作出针对性的诊治。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也是很必要的。
小编提醒大家要注意生活细节之处,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一旦出现流感症状要及时就医!
来源:安徽卫视第一时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