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气温的回暖、雨水的滋润,给各类危害爱宠健康的寄生虫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条件,寄生虫开始活跃起来,尤其是经常去草丛的宠物们更容易接触寄生虫,春季是寄生虫的高发季节,所以要提前做好宠物的体内外驱虫哦。
为什么一定要驱虫?宠物身上和体内都会存在寄生虫,而且种类繁多。寄生虫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宠物的健康,影宠物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给其他病原体的侵入创造条件。若是家长不了解而放任不管,严重的情况会导致宠物死亡,甚至传染给人类和儿童。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给宠物定时驱虫真的十分的重要。
狗狗驱虫分为两种,一是体内驱虫,二是体外驱虫,两种驱虫方式对狗狗来讲都非常重要,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个。
1体内驱虫
一般以口服驱虫药的方式为狗狗驱除体内寄生虫,体内寄生虫包括蛔虫、钩虫、球虫、滴虫、绦虫和心丝虫等
22体外驱虫
以下蜱虫、跳蚤、虱子、螨虫和蚊子等外寄生虫是狗狗春夏季重点驱除的对象,体外寄生虫会引起狗狗皮肤过敏,瘙痒和继发细菌感染等,还会传播人畜共患病,不可忽视。每年的3-10月份可给狗狗定期使用体外驱虫药,一般分两种:喷剂和滴剂,各有各的优点除,都可以很好驱除狗狗的体外寄生虫,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般推荐滴剂。
驱虫不仅仅关系宠物的健康,更关系到宠物主人的健康
以跳蚤为例,来说明下为什么驱虫不仅仅是关系宠物的健康,更关乎与之一起生活人类的健康。
感染了体外寄生虫是什么症状?体外寄生虫的感染,如跳蚤、螨虫、蜱、虱子等:
猫狗在感染体外寄生虫初期,会表现为比以往更频繁地啃咬尾巴、身体或抓耳朵;由于经常性地抓咬,会导致脱毛、皮肤红肿、皮炎等症状;由于寄生虫的存在,使宠物得不到舒适的休息,会引起其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精神沉郁。
几种常见的体外寄生虫疥螨
出现皮肤瘙痒、被毛脱落及皮炎症状;犬猫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常见外周淋巴结肿大。
耳痒螨
外耳道潮红、水肿、发痒,有大量的耳脂分泌物,有棕黑色鳞状痂皮,具有腥臭味;犬猫剧烈瘙痒;当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出现脑炎和神经症状。
蠕形螨
好发于眼、唇、耳和前腿内侧的无毛处,是一种顽固性寄生虫性皮炎,会引起局部红斑状、糠皮状鳞屑病变,但痒感不明显;严重感染时会呈现大面积脱毛、皮脂溢出和脓性皮炎。
跳蚤
剧痒,犬猫不停搔抓、啃咬被毛会引起脱毛、断毛和擦伤,重症情况下会形成化脓创;有时可引起过敏,形成湿疹;由于休息不好,引起犬猫食欲不振、体质减轻。
虱子
剧痒,犬猫因抓挠啃咬而损伤皮肤,引起脱毛、皮屑、结痂等;精神不振、体质衰退;因慢性失血而贫血,抵抗力降低。
蜱虫
痛痒难耐,患宠经常地摩擦和抓咬皮肤,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炎和角质增生;蜱的吸血特性严重时引起宠物的贫血、消瘦;蜱麻痹现象。
感染了体内寄生虫是什么症状?体内寄生虫的感染,如蛔虫、绦虫、钩虫、心丝虫、鞭虫等:
猫狗在感染体内寄生虫初期,表现为比往常消瘦、精神不振、拉稀、易疲劳等。
几种常见的体内寄生虫因为图片比较多,而且很多朋友不喜欢看到这些虫子所以我就采用超级链接的方式,点击以下链接就可以直观的看到这些寄生虫的样子。(既节省了文章的大量空间,又避免了很多朋友看到这些寄生虫感到不适的情况)
犬猫常见的体内寄生虫(点击就可以观看详细资料)
以常见的蛔虫为例,说明下蛔虫的感染和生长发育的过程
其他的每一种体内外寄生虫我会单独的以一篇文章的形式给大家做详细介绍,想了解下的朋友们请我们的,我们会通过一一跟大家分享的。
如何诊断宠物得了寄生虫了呢?初期检查即可发现:
1)猫狗粪便排出虫卵、成虫;
2)粪便有腐烂的恶臭;
3)食欲减退;
4)食欲正常却不长肉甚至更加消瘦;
5)猫狗肛门周围有白色扁平节状物。
如果想要确诊医院进行粪便化验。
看到宠物们会有这么多的寄生虫是不是感到很震惊呢?其实大家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害怕,这些寄生虫都是可以预防的。尽量少去草丛,只要大家给你的爱宠定期驱虫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
对于一些错误观点在这里跟大家解释下:错误观点一:既然宠物会遇到这么多的寄生虫,不养宠物这些寄生虫就不会感染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大部分的寄生虫不仅仅猫狗的专属寄生虫,犬猫只是这些寄生虫的猎物之一,人也是他们的猎物之一,即使没有宠物存在,周围有虱子,跳蚤,蜱虫,蚊子,一样会攻击人的,所以不养宠物并不代表就不会被这些寄生虫骚扰,不管养不养宠物人也要少去草丛哦,很多时候是人把寄生虫带回家感染给宠物的,别总认为只有宠物感染人,这个黑锅宠物们不背的。
错误观点二:我家宠物不出门,不会有寄生虫的!
许多人认为,自己家的小猫小狗从来都不出门,也不会和其他小猫小狗接触,所以体内一定是没有寄生虫的。其实,由于动物有在地上倒卧、舔舐自己身体的习惯,患上体内寄生虫病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从不出门的宠物也会患上寄生虫病。宠物不出去,但是主人经常要出去的,经过其他宠物大小便过的地方或者草丛的时候虫卵可能粘在鞋底,而带入家中,或者虱子跳蚤蜱虫爬到人的衣服上带到家中,从而间接地接触到宠物,使其感染。而蚊蝇闯入家中的可能性更高,所以不出门并不能代表不会被寄生虫感染,只是感染的几率比经常出门的要低而已。
错误观点三:粪便里没虫,宠物体内就没虫
宠物平时的粪便里并没有虫子,甚至是驱虫后仍未见宠物排出寄生虫,是不是就说明宠物体内没有虫子呢?其实不然,寄生虫可能并未发育到成虫,或者以虫卵的形式四处传播。所以“没看到”≠“没有”。绝对不可以因为从未在粪便中见到寄生虫就不进行定期驱虫。
错误观点四:未见体外寄生虫,不用驱虫!
定时驱除体外寄生虫是同疫苗一样,是预防性的。寄生虫可能在叮咬动物身体后离开,所以即使未见动物体表有寄生虫,也不能说明宠物就未受跳蚤的侵扰。定期使用体外驱虫药不但可以防止螨虫寄生,同时可以防止宠物被跳蚤、虱子叮咬,从而从根本上防止体外寄生虫带来困扰。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有了寄生虫才着手驱虫呢?善待自己和宠物的最好方法还是预防为主啊!
错误观点五:驱虫一年一次就行!
驱虫药与疫苗不同,驱虫效果没有那么长时间,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犬猫1-3个月进行一次定期驱虫,才能从根本上预防体内寄生虫疾病。
驱虫程序正常饲养的情况下按照驱虫程序定期驱虫就可以了,但是有一些特殊情况下按照正常驱虫程序是达不到效果的。不同季节驱虫方案也是不同的。
例如,如果发现小狗已经拉蛔虫了,这个时候给小狗驱虫,会拉出大量的蛔虫,但是大部分驱虫药对虫卵无效,而虫卵又可以发育成蛔虫,下次的驱虫的时间太长,蛔虫又产卵了,所以导致虽然经常驱虫,但是体内还是有虫子。所以如果发现宠物拉蛔虫了,尽快喂驱虫药,然后再间隔10天再驱虫一次,以后再每月驱虫一次。
例如体外驱虫,正常应该按照驱虫程序走,最好是每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但是有些毛特别短的宠物的确不经常出去,也很少跟其他狗接触,主人饲养的比较干净卫生,这样的就可以每两三个月驱虫一次。再有就是宠物猫基本上不出门,饲养环境很好的话也可以两三个月驱虫一次。
不过还是强力推荐正常的驱虫程序,尽量别减少驱虫的次数,增加风险。
驱虫药品种类繁多,所驱的虫种类不同,有多有少,效果有长有短,价格有高有低,安全度有高有低。
广大养宠的朋友们,可以直接联系我们,把你家爱宠的基本情况跟我们说下,我们会根据自身条件,量身定做出适合你家宝贝的驱虫方案。
需要提供宠物品种,宠物年龄,宠物饲喂条件,生活环境
公众平台,有任何驱虫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们哦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