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婵,解放军医院,干部病房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左天宇编辑
丹毒是皮肤和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发病原因是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粘膜的细小伤口处侵犯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而引起的。
丹毒四季皆有,夏秋季节高发。小腿和面部是丹毒的好发部位。任何轻微擦伤或抓伤、虫咬、湿疹、脚癣等都可成为病原菌侵入的途径。
丹毒的症状
丹毒的症状为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并稍隆起。手指按压可使红色消退,手指离开后,红色可迅速恢复。红肿向四周蔓延时,中央的红色消退、脱屑,颜色转为棕黄。足癣或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的反复发作。有时可引起皮下淋巴管阻塞、增生而形成橡皮腿。并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丹毒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病名
1、生于躯干部者,称内发丹毒。
2、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
3、发于小腿足部者,称流火。
4、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毒。
临床表现和治疗
1、局部表现: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并稍隆起。手指按压可使红色消退,手指离开后,红色可迅速恢复。红肿向四周蔓延时,中央的红色消退、脱屑,颜色转为棕黄。足癣或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的反复发作。有时可引起皮下淋巴管阻塞、增生而形成橡皮腿。并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2、全身表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头痛、畏寒和高热的表现。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白细胞分类可增高。
4、治疗:①抗生素治疗,全身应用青霉素或磺胺药。在全身和局部症状好转后仍应继续应用3~5天,以防止复发。②局部治疗,可用50%的硫酸镁外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