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淡水鱼六种常见疾病的防治

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1583.html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下降,养殖鱼类进入了越冬期。这期间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冬季常见的鱼病及防治方法。

1、竖鳞病

越冬时亲鲤易发生此病,症状为体表粗糙,鳞片竖起似松球状,鳞的基部水肿,稍压有液体流出。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给池塘冲注新水;另外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

2、口丝虫病

此病主要危害鱼种,是由漂浮的口丝虫侵入鱼的鳃部及皮肤引起,当大量口丝虫寄生于鱼的皮肤时,就会形成一层蓝灰色的粘液。

防治方法:全池泼洒按5:2配比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每立方米水体用0.7克;另外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30分钟。

3、冻伤

当池塘水温很低时,鱼类就进入麻痹状态,甚至会冻死。

防治方法:做好防寒保温,如搭建越冬大棚、加深池水等;另外在气温高时,适当投喂豆饼,菜籽饼等,增强鱼的抗寒能力。

4、肤霉病(又称水霉病)

常因鳞片脱落、皮肤损伤感染水霉菌引起。当菌丝大量繁殖生长,呈现棉絮状,灰白色,肉眼可见。

防治方法:用3%食盐溶液浸洗鱼体15~20分钟,可起到预防作用;发病后全池泼洒食盐及小苏打合剂(1:1的比例),每立方水体用量为2克,连续泼洒2~3天即可。

5、小瓜虫病

由小瓜虫寄生在鱼的皮肤、鳃、鳍等处引起,肉眼可见病灶处有许多小白点,严重时皮肤上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病鱼游动迟缓,漂浮水面;有时集群游动,鱼身不断与其它物体摩擦,不久成批死亡。

防治方法:每亩水面用鲜辣椒克、生姜克煎水全池泼洒。

6、白云病

此病多发生在水温15℃以下,病鱼体表粘液分泌较多,头部、鳍及体表形成一层白色浆膜,尾部鳍部较明显。发病严重时可并发竖鳞病。病鱼体质消瘦,食欲不振,头常伸出水面,见人反应迟钝。

防治方法:每月可投喂抗生素药饵2~3次;发病后,鱼体用3%~5%的食盐浸洗10~15分钟有很好的效果。

控制藻类老化、防止水体恶臭,消除虾蟹塘因水体恶化引起的红体白斑、杆状被病毒、烂鳃、水肿等,减少细菌感染,双重保护水产动物不受有害物质侵扰。

有效减少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斜管虫、孢子虫、锚头鳋、纤毛虫、线虫、小瓜虫等海淡水多种寄生虫。提高养殖动物肠道功能,减少有害菌的繁殖,大大提高养殖动物的成活率。

稳定水质,清热解毒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抗病毒能力,增强体质,增加采食量,对鳃霉、水霉有明显效果。

驱虫杀虫。用于防治水产动物纤毛虫病,强力驱杀体表及鳃上寄生的小瓜虫有特效。对水产动物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肠炎也有较好的疗效。

以上内容来源于:鱼行家。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版权问题或转载出处有误,敬请联系后台,我们会及时更改及删除。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觉得本文有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xinyou.net/scgryf/65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