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在线防治地方病半个世纪的执著

曾经,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疟疾、出血热、丝虫病等地方病肆虐,给无数家庭带来无可挽回的哀痛。

曾经,迷信与无知蒙蔽了多少山区的百姓,仍在用摔南瓜的愚昧方式对抗来势汹汹的疫情,多少生命就此白白牺牲。

而今,那些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地方病却成为教科书中的陌生名词,这翻天覆地的逆转背后,却是一代代地方病防治工作者不为众人知晓的半个世纪的艰辛付出与执著坚守。

目标:让地方病在淄博绝迹

60年代初,“一代粗、二代傻、三代四代连根拔”的顺口溜在博山、淄川地区盛行,在一些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严重的乡村,眼歪嘴斜、智力低下、不能自理的人随处可见。地方病防治工作者对全市49个重病区进行全面筛查,与盐业公司严密配合,全面监测、督促碘盐的加工、销售、食用,使得发病率迅速下降,年,病情达到基本控制标准。年成立“碘营养监测中心”,针对全市育龄妇女、孕妇、0-14岁儿童进行碘营养监测,开展科学补碘。年,淄博市重点地方病防治综合评分获全省第一名,碘缺乏病达到消除标准。年,碘营养平衡项目启动,为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平衡碘摄入提供科学依据。

淄博市是山东省四个氟中毒重病区之一,氟斑牙患者年纪轻轻牙齿就开始脱落,氟骨症患者脊柱僵直,只能弯着腰,几乎无法抬头看到太阳。地方病防治工作者对全市眼饮用水井进行氟含量检测,指导高氟区改水降氟,全面推行“同源、同网、同水”计划,将城市饮用水接引到农村,年,地氟病达到十一五防治规划目标。近期,他们又对土壤、粮食的氟含量展开系统监测,密切观察中小学生牙齿及成人骨骼变化,将氟摄入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疟疾在60、70年代两次大爆发。不论流行期与休止期,地方病工作者都不间断给予病人监测与治疗,开展流动人口预防服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工作者们对全市居民住处、水湾、沟渠等滋生蚊虫的地方实施全面灭蚊。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

老一辈地方病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为消灭地方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年,消除丝虫病。年以来,再无克山病新发病人。年至今,疟疾无本地感染病例,从重点治疗到全市预防,从患病筛查到健康监测,从低补高抑的基本治疗到营养平衡的综合预防,地方病防治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执著:防治教育,一个也不能少

在信息闭塞的山区,地方病工作者博弈的对象不仅是疾病,还有人们的愚昧与无知。

那时人们认为疟疾会带来厄运,谁家得了疟疾,就从院子里往墙外抛南瓜,认为南瓜摔碎了,病也会好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地方病的教育宣传难度可想而知,被骂、被赶、被误会、遭白眼,常常发生。

为了让人们认识地方病、从而更有效地防控地方病,地方病工作者想尽了办法。

村里大队的大喇叭一遍遍广播;手持着喇叭,走街串巷做宣传;组织村民观看地方病电影科教片;把疾病防治知识编成顺口溜、快板等脍炙人口的形式;在学校里派发传单,动员小学生回家后念给父母及老人听;在农民耕地回家的路上蹲点,发传单......

就是这样,老一辈工作者用最朴素的方法,一遍一遍筛查,一点一点填补漏洞和空白,将地方病发病率降低再降低。

如今,地方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部分疾病已在淄博市销声匿迹,地方病工作重点也随之由“治”转向“防”,因此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市疾控中心开设网络、微博、







































白癜风能不能治疗好
白癜风疾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xinyou.net/scgrzl/10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