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杂症象皮肿1例,从不敢治到信心满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标准化规模化

科学化国际化

上工少涉诚朴勤仁

基于基础医学的现代针灸

浮针人要敢于尝试,敢于实践,多点点耐心,奇迹就可能发生---杨栋!

象皮肿,很多医生可能没见过,我也是第一次遇到,第一次遇到就是一例很严重的个案,比网络上能查到的案例还严重,从刚开始的不敢治、不想治、担心感染自己,到现在的信心满满,完全两种心境。所以浮针人要敢于尝试,敢于实践,多点点耐心,奇迹就可能发生。学习、实践浮针几年来,奇迹时有发生,这例象皮肿,就是给我最大的惊奇之一。

第一部分:淋巴水肿概述

由于淋巴液回流障碍引起局部水肿,称为淋巴水肿。由于某些原因可导致淋巴液在皮下组织积聚,继而引起纤维增生,脂肪硬化,后期出现肢体肿胀,皮肤增厚、粗糙,坚如象皮,故又称“象皮肿”。可发生于外生殖器和四肢,而以下肢最多见。

别称:象皮肿

英文名称:lymphedemaoflowerextremity

常见发病部位:下肢

常见病因:淋巴管发育异常或因某些疾病原因造成淋巴管阻塞所致

常见症状:一侧肢体肿胀

病因:

1.原发性淋巴水肿

由淋巴管发育异常所致,大多数为淋巴管发育不良,少数为淋巴管异常增生扩大。

2.继发性淋巴水肿

因某些疾病原因造成淋巴管阻塞。常见的丝虫感染现已少见,链球菌感染及因癌症施行放射治疗和淋巴结清扫术后等,乃是造成淋巴水肿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肿胀,开始于足踝部,以后涉及整个下肢。早期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积聚,形成柔软凹陷性水肿,皮肤尚正常。晚期由于组织间隙中积聚的蛋白浓缩,皮下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等原因,水肿呈非凹陷性,皮肤增厚、干燥、粗糙、色素沉着,出现疣或棘状物。

淋巴水肿的程度分为:

1.轻度

肢体水肿呈凹陷性,抬高肢体后,水肿可减退或消失,皮肤无纤维化样损害。

2.中度

水肿压之不再凹陷,抬高肢体水肿消退不明显,皮肤有中度纤维化。

3.重度

出现象皮肿样皮肤变化。

继发性淋巴水肿常有复发性淋巴管炎和逐渐加重的淋巴水肿。淋巴管炎发作时,局部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常伴有突发性寒战和高热。

诊断:

晚期下肢淋巴水肿具有典型的象皮腿特征,诊断并不困难。由于能引起下肢肿胀的疾病较多,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神经性水肿、动静脉瘘等,但上述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史和表现,鉴别诊断一般较容易。

对下肢肿胀原因不明者,为了排除或区别淋巴病变的原因,可以做放射性核素淋巴管造影和淋巴管造影检查。后者又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法是从趾蹼皮下注入亚甲蓝使淋巴管显示,经皮肤浅表切口暴露后直接穿刺注入含碘造影剂;间接法是在水肿区域的皮内注入可吸收造影剂,然后摄片。

治疗:

1.非手术疗法

包括抬高患肢、穿弹力袜、限制水盐摄入、使用利尿剂、预防感染以及捆绑疗法。

2.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全皮切除+植皮术;真皮皮瓣埋藏术;带蒂大网膜移植术;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或淋巴结-静脉吻合术。

第二部分:案例报告

一般资料:吴先生,男,38岁,职业司机,佛山市南海里水镇;

主诉:右下肢反复红肿热痛20年;

现病史:20年前开始右大腿反复肿胀,伴水泡、红热,间有全身发热,症状反复,医院诊断为淋巴性水肿,病因不明,对症治疗,治疗无好转;近5年加重,右小腿渐肿胀;近2年发热频繁,2~3次/月,每次持续3~5天。现右下肢肿胀明显,右大腿皮肤变黑,色素沉着,粗糙,右大腿多处水泡,部分破裂,澄清液体渗出,无臭,伴有膝关节轻微疼痛,经浮友介绍入我院浮针诊室就诊。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辅助检查:B超示,脂肪肝;

既往诊疗部分信息资料:

年6月21日,首诊

患者6月18日开始发高热40度,吃药3天,吊针水3天,现无发热,今天首次就诊,小结存在问题如下:

患肌检查:右腹直肌++、右下肢全患肌,用+号无法表述(股四头肌、股内侧肌群、腘绳肌、阔筋膜张肌、小腿三头肌、胫前肌、腓骨长短肌)

诊断:象皮肿

浮针治疗:右腹直肌、股四头肌、股内侧肌群、腘绳肌、阔筋膜张肌(治疗前,未化验、检查)

即时效应:治疗后即感右下肢轻松

医嘱:饮食清淡、作息规律;穿弹力袜

年7月5日,第2诊

主诉:右下肢稍轻松,肿胀程度依旧明显,膝关节有轻微疼痛,(无发热);

治疗:同前;

治疗结束:即感右下肢轻松;

医嘱:饮食清淡、作息规律;穿弹力袜。

年7月6日,第3诊

主诉:患者感觉自身右下肢肌肉变松,余无特殊;

治疗:同前;

治疗结束:即感右下肢轻松;

医嘱:饮食清淡、作息规律;穿弹力袜。

??上面2张相片从重庆市浮针人龚卉芸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xinyou.net/scgrzz/58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