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总统亲自为他颁发ldquo独

精彩内容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卫生计生工作者良好的医德医风,广东省文明办、省卫生计生委、南方日报社、省卫生系统政研会共同开展了首届寻找“广东好医生”活动,并于7月7日下午在广州举行了“广东好医生”致敬活动。

“医院高伟栋医生荣获“广东好医生”优胜奖。让我们一起走近“广东好医生”高伟栋,寻找他身上“平凡中的不平凡”故事。

01

奔赴非洲,毅然万里援非

年6月,江门市承担了派遣第26批中国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的任务。医疗队急需一名心血管内科的专家,高伟栋第一时间得知消息,毅然选择参加中国援非医疗工作,和其他成员一起,奔赴远隔万里的异国他乡,开启一段不平凡的医疗工作经历。

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他得到组织的信任,在援非工作中担任总统保健组队长,为国家总统及其家属提供保健服务。截至年,中国政府共派出49支援外医疗队,只有两支是为总统服务的,其中一支只是负责中医按摩,真正意义上为总统提供医疗服务的只有高伟栋所在的这支保健组。在总统身边工作,看似风光,实则压力大、责任重,工作中必须谨小慎微,胆大心细,常人眼中一件简单小事都可能直接影响到两国之间的关系。每当深夜电话铃声响起,总统保健组队员都会感到莫名的紧张和高度的警惕,每天二十四小时随叫随到,每周只有星期七没有星期天,就算队员们自己生病、身体不适也要正常提供最好的保健服务。

02

疾病肆虐,三次罹患疟疾

赤道几内亚地处热带,常年气温在26度以上,贫穷,落后,大部分地区没有自来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卫生条件极差,这里疟疾、伤寒、丝虫病和黄热病等传染病很猖獗。保健组在国外工作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生病不但不能工作,还随时有生命危险。

在中国,疟疾、伤寒等早已有可靠的医治手段,但是在这里,仍然时时刻刻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就连总统府身强力壮的年轻卫士也未能幸免,经常会被脑型疟疾、黄热病夺去生命。历批援非医疗队员先后共有50多人长眠在这片他们曾经援助过的热土。

保健组时常跟着总统下乡,要住在当地居民家里,遭受蚊虫的叮咬,队员多次感染疟疾。高伟栋来非洲的一年内,不幸被伤寒光顾三次,上吐下泻,高热、寒战,痛苦不堪。有一次,高伟栋感染了伤寒,在总统专机上发烧、呕吐、腹泻、打寒颤,那种在异国他乡患病的痛苦格外强烈。甚至有时吃当地的饭菜,也很容易会感染到伤寒、痢疾。因此,他经常要带着饼干、罐头充饥,两年不正常的饮食,使他患上了胃病。

03

忠孝两难,决意舍家为国

援非两年,父母和家里人知道他的援外工作非常特殊、重要,怕他分心牵挂家中而影响援外工作,因此,每次在电话中总报喜不报忧。这让高伟栋感动之余,深含歉疚。

年6月1日,赤道几内亚的凌晨,他接到家中电话,父亲胃痛发作,医院就诊半个月也未见好转。凭着医生的直觉,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检查结果残酷地证实了他的预感:父亲是胃癌,而且是晚期。既是儿子又是医生的他深深自责:如果多一些电话,多一些关心和问候,多一些健康诊查,多一些……也许可以早些发现肿瘤。

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未好好报答。如今在父亲最需要自己的时候,作为医生的他却不能守护在父母身边,尽一点点孝心!然而作为一名援非医疗队员,他深知自己所代表的,是国家。无论遇到什么,心情如何,作为总统保健组的队长,作为援非的中国医生,都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饱满的精神,完成每一天的保健任务。他把对父亲的牵挂深深藏在心里,擦去眼中的泪水,在遥远的西非默默为祖国的父亲祈祷。

赤道几内亚的凌晨2点,终于在忐忑中等来了父亲手术的时刻,高伟栋通过网络和电话与家中时刻保持联系。医院领导已经为他父亲安排了最好的医疗设备和最好的手术医生,但那份牵挂,让他心急如焚。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黑夜的沉寂,总统的一个女儿发高热、寒颤、全身酸痛,要求保健组的医生立即出诊。十几年来,总统家中只要有人生病,无论远近急缓,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医生。高伟栋同志在心里告诫自己,现在有更重要的任务,强迫自己把思绪从国内收回来,带领着总统保健组队员迅速出发,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颠簸来到总统女儿家。此时病人已经发热39.5度,严重脱水,状况很差,所幸没有脑型疟疾的征兆。经过认真诊查,他立即组织实施救治,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处理,当祖国的方向出现一缕鱼肚白的时候,总统女儿病情逐渐好转,笑容也浮现在每个人的脸上。

“拖着疲惫身躯返回驻地的路上,他想起远在万里之外手术中的父亲。自己刚顽强地将一个死神从病人身边赶走,却又只能无助地看着另一个死神在父亲身边徘徊。焦急等待中,妻子打来电话,父亲手术虽然顺利,但发现已经有淋巴结转移了。作为医生,他清楚知道淋巴结转移意味着什么,两行热泪悄悄滚落双颊。

而就在这样的状态下,他所带领的总统保健组,克服了肆虐的传染病和各种困难,出色完成总统保健任务,为总统及家属的健康保驾护航,回国前夕,赤国总统还亲自为他颁发了赤道几内亚国家最高荣誉——独立十字勋章。地僻有仁术,医言暖心怀。中国援非医疗队就像一台台播种机,在非洲大地播撒着友谊的种子。高伟栋和一批批中国援非医疗人一起,用他们的专业、真诚、认真、负责的人格魅力,赢得了赤道几内亚人民的心。

04

全心全意始终患者第一

两年的援非医疗工作经历只是高伟栋从医生涯中的一段难忘的插曲,更难得的是数十载始终如一的坚守。从医二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热情为患者服务的原则,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每周的专家门诊和专科门诊经常要加班加点,门诊的同事怕他劳累过度,有意要减少其挂号量。他却说“来的患者有病重的、有道远的、有年纪大的,还有凌晨5点就来排队的,不看实在于心不忍。我早点来、迟些走,也就看过来了。”

于是,他每天提前上班,在查房前先看一些门诊病人,查房完毕他却顾不上喝口水,又回到诊室继续给候诊病人看病,上午往往要坐诊到12:30才下班。

然而,每天近10个小时繁重紧张的医疗业务还不是他工作的全部。心血管内科是危急重症患者最集中的科室之一,在三更半夜,有心血管方面的危急病患入院,他随叫随到,毫无怨言。从会诊到拟定诊疗方案、急诊心脏介入手术第一时间开通血管,指导用药,再到监护患者直至病情相对稳定,熬个通宵是常有的事。第二天早已排起长队的患者又让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继续新一天的工作……

05

刻苦钻研不断精益求精

作为一名医生,高伟栋认为德高尚要医精,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于是,他不断钻研业务,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熟练掌握心血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心血管内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上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他成了科室的业务骨干,受到了患者的信赖。高伟栋医生每个周末要么在心脏介入手术室奋战,要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外出学习、充电。有时为了能够挽回一个疑难重症患者的生命,他查阅有关书籍及国内外的杂志竟近20多种,有时还利用外出学术会议的机会,当面向国内外知名专家虚心请教、咨询。这一切一切都只因他有着一颗时刻装着病人的医者仁心。

“高伟栋,一位在平凡岗位上追逐梦想的人,手中握着彩虹,在杏林中描绘着美好的未来。

来源:江门卫计局

健康江门

侨乡健康那些事儿~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xinyou.net/scgrzz/5243.html


当前时间: